[发明专利]用于操作安全标签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0100.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G·钱德拉姆奥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20 | 分类号: | E05B17/20;E05B7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倜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安全 标签 系统 方法 | ||
用于操作安全标签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安全标签的柱塞与安全标签的闩锁接合;当冲击力施加到安全标签时,通过安全标签的防失效结构防止柱塞与闩锁脱离;以及当磁场施加到安全标签时,通过防失效结构允许柱塞脱离闩锁。
本申请是于2020年1月9日提交的、于2021年9月10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US2020/012960、国家申请号为202080020324.5、发明名称为“用于操作安全标签的系统和方法”的申请之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791,612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件总体上涉及安全标签。更具体地,本文件涉及用于提供具有防失效冲击保护的磁性锁定可伸缩标签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零售店经常使用电子物品监控(“EAS”)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盗窃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少零售盗窃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将安全标签贴附到物品上,以便能够检测到未经许可拿走物品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基于这种检测产生视觉或听觉警报。例如,可以将带有EAS元件(例如,声磁元件)的安全标签贴附到零售店出售的物品上。在零售店的入口和/或出口发送EAS询问信号。如果有人试图在未先将安全标签从物品上分离的情况下拿走物品,则EAS询问信号使安全标签的EAS元件产生可检测响应。在购买物品时必须将安全标签从物品上分离,以便防止产生视觉或听觉警报。
一种类型的安全标签可以包括与钉接合的标签主体。钉通常包括钉头以及从钉头延伸的尖销针。在使用中,销针插入穿过要保护的物品。然后将销针的柄部或下部锁定在穿过标签主体的壳体形成的配合孔内。在某些情况下,标签主体可能包含射频识别(“RFID”)元件或标签。可以由RFID读取器询问RFID元件,以从中获取RFID数据。
可以使用分离单元将安全标签从物品上移除或分离。美国专利公开号2014/0208559(“‘559专利申请”)和美国专利号7,391,327(“‘327专利”)中披露了这种分离单元的示例。所列专利中披露的分离单元被设计成在两部分式硬安全标签上操作。这种安全标签包括销针以及容纳EAS标记元件的模制塑料外壳。在操作过程中,销针穿过要保护的物品(例如,衣服)插入到穿过模制塑料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形成的孔中。销针经由设置在模制塑料外壳中的机械或磁性锁定机构而牢固地联接到模制塑料外壳。经由被插入穿过硬标签中的孔的磁体或机械探针施加磁场、通过分离单元来释放销针。磁体或机械探针通常位于分离单元内的非分离位置。当启用RFID的硬标签插入到RFID分离器座中时,施加第一磁场或机械夹具,以在验证POS交易时将标签保持在适当位置。一旦交易和支付得到验证,使第二磁体或机械探针从非分离位置行进到分离位置,以释放标签的锁定机构(例如,夹具)。现在销针可以从标签中移除。一旦移除销针并释放物品,安全标签将从分离器座中弹出或松开。
安全标签的机械锁定机构和磁性锁定机构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磁性锁遇到的常见问题是,当安全标签撞击硬表面时,会允许锁立刻打开。导致解锁所需的力的大小取决于锁的设计,更特别地取决于用于将锁保持在闭锁状态的弹簧。施加较小弹簧力的较轻的弹簧被设计成用于较低强度的磁性分离单元,而施加较大弹簧力的较重的弹簧被设计成用于较高强度的磁性分离单元。但是,无论使用何种弹簧重量,通过将安全标签撞击表面会未经许可解锁安全标签是已知的问题。将安全标签保持在锁定状态的弹簧将会压缩,并且锁将会立刻转换为解锁状态。
发明内容
本披露内容涉及用于操作安全标签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安全标签的柱塞与安全标签的闩锁接合;当冲击力施加到安全标签时,通过安全标签的防失效结构防止柱塞与闩锁脱离;以及当磁场施加到安全标签时,通过防失效结构允许柱塞脱离闩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传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0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