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2395.3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7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陈明实;杨正阳;罗成刚;葛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G06F30/13;G06F30/28;G06T17/05;G06F30/23;G06T17/20;G06Q50/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水生 生境 提升 施工 方法 | ||
1.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地形采集与模型创建;
S2:水生动植物特征生境因子确定;
S3:重力式湖区地形模拟方;
S4:特征生境因子参数确定;
S5:湖区地形方案优化调整;
S6:湖底地形营造施工和水生态系统营造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无人机采集地形数据;
S12:地形模型创建及精度校核:使用Agisoft Metashape筛选有效影像,加载POS数据后,软件将用SIFT算子对影像数据进行空三运算,通过对同名点进行匹配自动计算出影像的空间位置以及姿态,然后进行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数据定向后,依据不同项目需求生成对应密度的点云数据,再经抽稀封装构建TIN网格模型、纹理映射等步骤创建实景三维模型,根据需求输出倾斜摄影模型、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以及等高线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航测影像采集前对待测区域进行踏勘,结合其高程数据、面积大小、植被覆盖情况,提前规划好飞行路线;旁向重叠度不低于70%,航线重叠度不低于80%;避免太阳高度角造成的阴影变化和光照亮度变化,在航测过程中实施监测回传影像质量;依据风速设置飞行速度,确保相机对焦准确、成像清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水生植物群落库创建:四季常绿为主,耐低温、耐盐、耐高温、耐弱光;对氮、磷等污染物有较高的净化率的品种;充分考虑水下空间、层次,实现水生植物景观化;季节与空间搭配原则;
S22:水生动物群落库创建:引入水生动物群落构建食物链,以发挥生态净化功能,实现水体的生境提升;水生动物群落主要包括鱼类、底栖动物、节肢动物、滤食性动物及浮游动物;
S23:确定水生动植物特征生境因子:确定湖体水流速度、湖体地形水深、曝气旋流设置、TN浓度及TP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前期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湖区原始三维地貌,根据场地内现状地形标高及水系布局,构建无外部设备重力式水动力湖区设计方案;根据包括湖区流场、湖底地形、扰流体设置的湖区设计方案参数,对提出的重力式湖区布局设计进行理论模拟,确保湖区水体水动力更新时间满足水质净化需求及水生动植物存活胁迫阈值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湖体水生态生境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提出的重力式湖区布局设计进行理论模拟时,首先根据湖区地形设计点阵云划分湖体模拟分区,并根据拟定的湖体分区确定流场边界条件并生成.XYZ模型,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对湖区进行划分,随后导入离散化高程数据,利用SMS软件对拟模拟湖区进行MESH构建,并进行差值地形分析;随后对增加扰流水工构筑物区域进行局部MESH加密,以提高复杂边界部位的计算精度;最后根据.MESH模型结果模拟湖区内的曼宁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23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聚糖基可注射自愈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开关柜温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