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9360.2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花;张依萱;杨华;苟锦宇;戴钰可;赵玉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A01N59/20;A01N59/16;B82Y30/00;B82Y40/00;A01P3/00;A01P1/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锌 纳米 抗菌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后的枇杷叶研磨成细粉;
步骤2,取枇杷叶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恒温搅拌;
步骤3,将溶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制备成枇杷叶提取液;
步骤4,将枇杷叶提取液与二水合醋酸锌和三水硝酸铜混合;
步骤5,在恒温搅拌下,逐滴加入氢氧化钠至溶液呈碱性;
步骤6,将沉淀离心,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
步骤7,将清洗后的沉淀烘干,制备成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去离子水中枇杷叶粉末含量为5~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搅拌温度为40~50℃,转速500~1000rpm,持续时间为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离心在8000~10000rpm下进行10~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二水合醋酸锌在枇杷叶提取液中的浓度为0.09~0.1mol/L,三水硝酸铜在枇杷叶提取液中的浓度0.001~0.01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搅拌温度为60~70℃,转速500~1000rpm,持续时间为2~4h;滴加0.5~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最终pH为9~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离心在8000~10000rpm下进行10~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烘干温度为70~90℃,持续时间12~24h。
9.一种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抗菌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材料应用在水溶液中,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93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彩校正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承插式挡土墙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