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501.8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世;李泰珍;金荣光;文斗铉;林永默;洪镇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D209/88;C07D213/74;C07D213/38;C07D333/76;C07D307/91;C09K11/06;H10K85/60;H10K50/11;H10K5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哲锋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包含 装置 | ||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下式1表示。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8/005292,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5月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880043294.2,名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小分子绿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是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的Tang等人于1987年通过使用由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组成的TPD/Alq3双层首先开发的。此后,OLED的发展迅速受到影响并且OLED已经被商业化。OLED通过向有机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为了提高OLED的效率和稳定性,它具有包含空穴传输区域、发光层、电子传输区域等的多层结构。
在所述OLED中,酞菁铜(CuPc)、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NPB)、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三苯胺(MTDATA)等用作在空穴传输区域中包含的化合物。然而,使用这些材料的OLED在使量子效率和使用寿命恶化方面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当在高电流下驱动OLED时,在阳极与空穴注入层之间出现热应力,并且所述热应力显著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空穴传输区域中使用的有机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空穴迁移率,所以可能破坏空穴-电子电荷平衡并且量子效率(cd/A)可能降低。
2015年6月16日公开的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5-0066202和2000年5月12日公开的日本专利公开号3065125公开了一种OLED,其中使用芴-芳胺衍生物化合物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然而,仍然需要开发一种用于改进OLED的性能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可以有效地用于生产具有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和/或长使用寿命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诸位发明人发现,通过在空穴传输区域中包含具有其中将芴基胺键合至苯并芴的3位的结构的特定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以展现出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和/或长使用寿命特性。具体地,以上目的可以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来实现:
其中
Ar1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30元杂芳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或与一个或多个相邻取代基连接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或多环的3元至30元脂环族环或芳族环、或其组合;
R3至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至3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C1-C30)烷基、-N(R11)(R12)、-Si(R13)(R14)(R15)、-S(R16)、-O(R17)、氰基、硝基、或羟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