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筒烘燥机及烘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5920.5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红;邹妙琴;卢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典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2 | 分类号: | F26B11/1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筒烘燥机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筒烘燥机及烘燥工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一对沿织物传送方向分布的立柱;立柱包括一对沿垂直于织物传送方向分布的竖直支撑座;同一立柱的一对竖直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组上下均匀分布的烘燥组;烘燥组包括一对转动设置在同一立柱的一对竖直支撑座之间的烘筒;烘筒的轴向与织物的宽度方向平行;同一烘燥组的一对烘筒上下错开分布并且位于机架的内侧的烘筒低于位于机架的外侧的烘筒;同一烘燥组的一对烘筒两者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与一组相邻的烘燥组的相互靠近的一对烘筒两者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相等;烘筒的竖直位置可调节设置。本发明根据织物的不同,调节为不同的工作包角,使得烘筒烘燥机的适应范围广,适应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烘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烘筒烘燥机及烘燥工艺。
背景技术
烘筒烘燥机是一种以烘筒筒面接触传热的烘燥机,主要用于供棉、涤棉混纺织物等烘燥,也可用作供经轴纱连续轧染、水洗后的烘燥。目前应用最多的烘筒烘燥机,其烘筒排列方式为立式,卧式和桥式较为少见。
现有的立式烘筒烘燥机一般设置有一对立柱,每个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两列左右相邻的竖直均匀排列的烘筒并且左右相邻的滚筒上下错开,这样织物在绕过两列滚筒后以一定的包角紧贴在每一个主动回转的烘筒的热筒面并且随之运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烘筒在立柱上位置时固定的,所以织物在烘筒上运行的包角是固定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大部分的织物烘燥,但是当织物适用的包角大于固定包角时,会造成热量的浪费;而当织物适用的包角小于固定包角时,会影响到织物的质量;这样导致现有的立式烘筒烘燥机适应能力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立式烘筒烘燥机适应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烘筒烘燥机及烘燥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烘筒烘燥机及烘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烘筒烘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一对沿织物传送方向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一对沿垂直于织物传送方向分布的竖直支撑座;同一所述立柱的一对竖直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组上下均匀分布的烘燥组;所述烘燥组包括一对转动设置在同一所述立柱的一对所述竖直支撑座之间的烘筒;所述烘筒的轴向与织物的宽度方向平行;同一所述烘燥组的一对所述烘筒上下错开分布并且位于所述机架的内侧的所述烘筒低于位于所述机架的外侧的所述烘筒;同一所述烘燥组的一对所述烘筒两者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与一组相邻的所述烘燥组的相互靠近的一对所述烘筒两者的旋转中心轴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烘筒的竖直位置可调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烘筒的竖直位置使得织物烘燥时的包角可以变化,这样根据织物的不同,调节为不同的工作包角,使得烘筒烘燥机的适应范围广,适应能力强。
可选的,还包括烘筒调节装置;所述烘筒调节装置包括倾斜调节机构和竖直调节机构;所述倾斜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烘燥组的一对所述烘筒的上下位置差;所述竖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烘燥组的上下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倾斜调节机构调节烘燥组的一对所述烘筒的上下位置差,然后再通过竖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烘燥组的上下位置,这样方便调节烘筒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典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典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5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