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分离有价元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6880.6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4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温汉捷;刘志启;李娜;罗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12 | 分类号: | C22B26/12;C22B1/02;C22B3/04;C22B21/00;C22B3/06;C22B3/08;C22B3/10;C01D15/00;C01D7/00;C01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黏土 型锂矿中 分离 元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分离有价元素的方法,该有价元素包括锂、铝和硅,该方法包括: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粉与辅料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料;其中,辅料为碱、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将混合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将焙烧料与水进行混合,制得料浆;将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铝溶液和滤饼;将滤饼洗涤至pH=7~11后加入酸性溶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得到胶状物质;将胶状物质依次经焙烧和淋洗,淋洗后的固体为含硅物质,淋洗液为含锂溶液。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锂、铝和硅的有效分离,处理量大,工艺简单,易控制,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分离有价元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的问世,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电池对锂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锂工业成为最大的增长工业,锂电新能源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能源产业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储量,但是国内锂产品加工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76%,锂加工企业需要从南半球进口锂辉石矿和卤水来生产锂盐。其中,进口锂辉石加工占比66%,进口高浓度卤水加工占比18%。我国锂资源进口主要原因有:一是矿石提锂中的锂云母资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锂辉石矿石资源的开采难度大,或品质差,分布散,基本无法长期满足碳酸锂生产企业需求;二是我国盐湖卤水镁锂比高,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环境和技术的双重约束。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锂资源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锂资源对外部的依赖,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随着锂的消费量迅速增长,传统锂资源(如锂辉石和卤水)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尽管现有工艺对传统锂资源的提锂应用较成熟,但还不能适用于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随着环保压力日益增大,资源清洁化综合利用需求迫切,提升提锂技术亟不可待。
在我国云南滇中发现了分布广泛的新型黏土锂矿,被称为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由于该锂矿资源为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其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的工作,目前既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研究资料可供借鉴,尚属于研究和技术空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分离有价元素的方法,其通过对碳酸盐黏土型锂矿进行焙烧、水浸,得到含铝溶液;分离后的滤饼经洗涤、酸浸、焙烧、淋洗,得到含硅固体物和富锂溶液;从而实现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有价元素的有效分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中分离有价元素的方法,所述有价元素包括锂、铝和硅,所述方法包括:
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粉与辅料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料;其中,所述辅料为碱、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焙烧,得到焙烧料;
将所述焙烧料与水进行混合,制得料浆;
将所述料浆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铝溶液和滤饼;
将所述滤饼洗涤后加入酸性溶液中,混合均匀,静置,得到胶状物质;
将所述胶状物质依次经焙烧和淋洗,淋洗后的固体为含硅物质,淋洗液为含锂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进行破碎处理,制得所述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粉;其中,所述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粉的粒径大于2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料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碳酸盐黏土型锂矿粉与辅料的质量比为4:1~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料的焙烧温度为300℃~1500℃,焙烧时间为10min~240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焙烧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0,所述焙烧料与水混合搅拌的温度为20℃~95℃,混合搅拌时间大于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所述料浆固液分离后的滤饼洗涤至pH为7~11,洗涤液作为所述含铝溶液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6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