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0905.X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仁;高彦玮;王立金;杨宏博;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宇流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49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燃料 在线 取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料氢流经气管进样,然后对燃料氢进行阶梯式减压的同时对阶梯式减压后的燃料氢进行稳定压强和控制燃料氢的温度,然后一部分的燃料氢被取样,另一部分燃料氢通过与排气连接的管路被排出;
燃料氢进行阶梯式减压包括进行了第一次燃料氢减压、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第二次燃料氢减压、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
第二次燃料氢降温后的冷却水用于第一次燃料氢控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燃料氢阶梯式减压的燃料氢还可以流入安全区间,然后再被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样后残留的燃料氢还可以被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燃料氢阶梯式减压的燃料氢可通过至少三个支路流入安全区间;所述第一个支路用于排尽完成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后和未进行第二次燃料氢减压之间的燃料氢;所述第二个支路用于排尽完成第二次燃料氢减压和未进行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之间的燃料氢;所述第三个支路用于排尽完成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后的燃料氢;所述三个支路并入同一个流出安全区间的气路,流出安全区间的燃料氢流入完成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后与排气连接的管路中,然后被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的燃料氢先一部分被取样,另一部部分燃料氢和安全区间流入完成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后与排气连接的管路中燃料氢合并后一同被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后残留的燃料氢可与从安全区间流入完成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后与排气连接的管路中燃料氢合并后一同被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系统中燃料氢的取样时的温度为20℃-36℃;所述取样进样时,燃料氢的压强35Mpa-90Mpa;所述取样系统取样时,燃料氢的压强2Mpa-10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时的燃料氢能降低的温度范围在2℃-15℃;所述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的燃料氢能降低的温度范围在5℃-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时的燃料氢的流速7m/sec-12m/sec;所述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时的燃料氢的流速7m/sec-12m/sec;所述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速0.5m3/h-3.5m3/h;所述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冷却水的流速0.5m3/h-3.5m3/h;第一次燃料氢减压前的燃料氢的温度30℃-45℃;所述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冷却水的温度35℃-45℃;所述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冷却水的温度15℃-30℃;所述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前冷却水的温度5℃-1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燃料氢在线式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燃料氢减压的压强35Mpa-90Mpa;第一次燃料氢稳压和控温时的燃料氢的压强25Mp-55Mpa;第二次燃料氢减压的压强25Mp-55Mpa;第二次燃料氢稳压和降温时的燃料氢的压强2Mpa-10Mpa。通过控制上述方法的各参数,可实现燃料氢在取样系统中取样的稳定性,且取样的氢气的压强在2Mpa-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宇流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宇流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09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