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1782.1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凯;汤勇;龙科吉;袁晨刚;段胜才;龙吉昌;贺质越;孙玉;冯小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凝析气藏液相 伤害 解除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装置,包括第一高压高精度驱替泵(1)、天然气容器(2)、地层凝析气容器(3)、第一地层水容器(4)、长岩心夹持器(5)、围压泵(6)、解堵剂容器(7)、第二地层水容器(8)、第二高压高精度驱替泵(9)、回压阀(10)、三相分离系统(11)、气体流量计(12)、恒温烘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高精度驱替泵(1)与阀门B(15)、阀门C(16)和阀门D(17)通过安全阀门A(14)连接,天然气容器(2)上、下端分别连接有阀门E(18)和阀门B(15),地层凝析气容器(3)上、下端分别连接有阀门F(19)和阀门C(16),第一地层水容器(4)上、下端分别连接有阀门G(20)和阀门D(17),长岩心夹持器(5)入口端通过安全阀门H(21)与阀门E(18)、阀门F(19)和阀门G(20)连接,长岩心夹持器(5)出口端通过安全阀门M(28)与阀门L(27)、阀门O(31)和阀门P(32)连接,围压泵(6)通过阀门K(26)与长岩心夹持器(5)环空连接,解堵剂容器(7)上、下端分别连接有阀门L(27)和阀门Q(33),第二地层水容器(8)上、下端分别连接有阀门O(31)和阀门R(34),连接,第二高压高精度驱替泵(9)通过安全阀门S(35)与阀门Q(33)、阀门R(34)和阀门T(3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岩心夹持器(5)入口端通过阀门I(22)与入口压力表(23)相连;所述长岩心夹持器(5)出口端通过阀门N(29)与出口压力表(30)相连;所述围压表(25)通过阀门J(24)与长岩心夹持器(5)环空相连;所述围压泵(6)通过阀门K(26)与长岩心夹持器(5)环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压阀(10)的a端口通过阀门P(32)与安全阀门M(28)相连,b端口通过阀门T(36)与安全阀门S(35)相连,c端口通过阀门U(37)与三相分离系统(11)相连,所述三相分离系统(11)通过阀门V(38)与气体流量计(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容器(2)、地层凝析气容器(3)、第一地层水容器(4)、长岩心夹持器(5)、解堵剂容器(7)、第二地层水容器(8)、回压阀(10)均设置在恒温烘箱(13)内。
5.一种模拟凝析气藏液相伤害及解除伤害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选取现场标准岩心,洗油烘干后装入长岩心夹持器中;
步骤二、配置地层水、解堵剂及地层凝析气流体,恒温烘箱加热至预设温度;
步骤三、将长岩心夹持器中岩心抽真空,并饱和地层水,同时测量孔隙体积,计算孔隙度;
步骤四、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以恒定的速度用天然气驱替长岩心中地层水,随着注入压力的升高同时相应提升围压,直至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不出水为止,建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条件下束缚水饱和度;
步骤五、打开出口端阀门,设置回压阀压力高于露点压力,用配好的地层凝析气驱替天然气,确保凝析气在通过长岩心时无反凝析发生。当出口收集的气体组成与凝析气的组成、气油比参数基本一致时,认为长岩心内部全部为配制的凝析气,此时用凝析气测试长岩心渗透率,作为未发生反凝析污染时的基准渗透率K0;
步骤六、通过控制回压阀压力使长岩心压力从高于露点压力缓慢下降,当岩心压力降至每个衰竭压力点时,用对应压力的平衡凝析气测量此时的气相有效渗透率Ki,评价反凝析伤害程度;
步骤七、选择渗透率较低的压力点即反凝析污染较严重点,反向注入地层水并焖井,模拟近井地带反渗吸水,待压力稳定后用对应压力的平衡凝析气测量此时的气相有效渗透率,作为发生反凝析+反渗吸水锁综合液相伤害时的渗透率K2,评价反凝析+反渗吸水锁综合液相伤害程度;
步骤八、岩心出口端反向注入污染解除试剂,然后关闭出口阀门焖井,待系统压力稳定后,用对应压力的平衡凝析气驱替测试注入解堵剂后的渗透率K3,评价污染解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17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