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与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2330.5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成;张浩;高明明;常瑞丽;张彬彬;魏国恩;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孙玉娣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海绵 生态 城市 地面 系统 透水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机构和蓄水机构;
所述透水机构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透水砖(1)、粗砂(2)、碎石垫层(3)、导水层(5)、夯土层(7);
所述蓄水机构包括蓄水箱(17)和存水箱(11),所述蓄水箱(17)设置在透水机构右侧,所述存水箱(11)设置在蓄水箱(17)左侧、透水机构下侧;
所述蓄水箱(17)内由上至下安装有蓄水盖(8)、过滤盖(9)、过滤箱(16),所述蓄水箱(17)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箱托条(20),所述过滤箱(16)搭在过滤箱托条上(20);
所述蓄水箱(17)底部和存水箱(11)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抽水泵(18),所述存水箱(11)底部安装有第二抽水泵(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层(5)由上至下包括中部支撑肋(4)、导水管腔(28)、渗水管(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二过滤板(14)、碎石过滤层(21)、第三过滤板(15)、粗砂过滤层(22)和底部过滤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盖(8)设有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9)和第二过滤板(14)上均设有拉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水泵(19)与输水管(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7)内壁上安装有控制箱(29),所述控制箱(29)内设置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底部固设有浮球(27),所述控制箱(29)内顶部固设有控制按钮(24),所述控制按钮(24)位于连接杆(26)上方,所述控制按钮(24)与第一抽水泵(18)无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轨(30)、滑块(31)、浮板(32)、浮块(33)、导向管(36)、连接杆(35)、支撑板(34),所述浮板(32)设置在存水箱(11)内,所述浮板(32)左右两端皆固设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与滑轨(30)滑动连接,所述滑轨(30)与存水箱(11)内壁固接;
所述浮板(32)底部固设有若干浮块(33),所述浮板(32)顶部固设有若干连接杆(35),所述存水箱(11)顶部固设有若干导向管(36),所述连接杆(35)滑动插接在导向管(36)内,所述存水箱(11)上方设置有支撑板(34),所述连接杆(35)顶端与支撑板(34)固接,所述支撑板(34)与夯土层(7)底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生态城市地面系统的透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在雨季或者雨水过大时,蓄水箱(17)达到一定的水量后,可以通过第一抽水泵(18)将蓄水箱(17)内的水及时抽到存水箱(11)内,增大雨水的收集量;
当蓄水箱(17)内雨水的高度到达浮球(27)高度时,浮球(27)上浮驱动连接杆(26)向上挤压控制按钮(24),使控制按钮(24)启动第一抽水泵(18),将蓄水箱(17)内雨水抽送到存水箱(11)内,从而储存更多的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23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