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6803.9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霞;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奕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D01H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盛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41 | 代理人: | 高继友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涡流 纺纱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包括涡流管道,所述涡流管道的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联通管道,所述联通管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定向排放机构,所述定向排放机构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回收机构,所述导向回收机构包括接取装置、传输装置、吸收泵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吸收泵的底端,所述接取装置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接取装置的顶端中心,所述接取装置包括吸收管道、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齿轮、接触杆、输出电机、推送架、滤网和接收腔体,所述输出电机固定安装在接收腔体的顶端上。本装置通过导向回收机构和定向排放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可将绒毛加湿向外排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说是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
背景技术
涡流纺纱机是利用气体形成旋涡气流带动纱线按照规律转动盘绕为一体的设备,通过涡流纺纱机的设置,可快速有效的将纱线加捻,从而可提升纱线的生产效率,同时,涡流纺纱机具有结构简单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使得涡流纺纱机可作为现代纺织工厂内部最为常用的设备。
而现有的涡流纺纱机在使用时,由于涡流气体是利用外界的吸气设备制造,使得气体在吸收纱线时,会将纱线绒毛同时吸收,致使绒毛会积存堵塞在吸气设备中,而现有的吸气设备中未设有导向传输与集中收集的设备,致使无法将绒毛进行有效的治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进气可控式涡流纺纱设备,包括涡流管道,所述涡流管道的前端底部固定安装有联通管道,所述联通管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定向排放机构,所述定向排放机构的前端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回收机构,所述导向回收机构包括接取装置、传输装置、吸收泵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吸收泵的底端,所述接取装置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接取装置的顶端中心,所述接取装置包括吸收管道、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齿轮、接触杆、输出电机、推送架、滤网和接收腔体,所述输出电机固定安装在接收腔体的顶端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输出电机的前端中心,所述接触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的后端表面上,所述吸收管道对称固定安装在接收腔体的前端上,所述滤网对称固定安装在接收腔体的内部中心,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对称固定安装在接收腔体的内部两端上,所述推送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复位弹簧相对的一端上。
具体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导向腔体、连接绳、支撑轴、支撑架、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传动齿带、第四齿轮、螺旋叶片和阻拦滤网,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导向腔体的顶端上,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支撑轴的前端中心,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的前端中心,所述传动齿带啮合在第三齿轮的外圈上,所述第四齿轮啮合在传动齿带的内部底端,所述螺旋叶片的前端固定安装在第四齿轮的后端中心,所述螺旋叶片的后端中心转动安装在导向腔体的后端内部,所述阻拦滤网对称转动安装在导向腔体的内部底端上,所述连接绳等距贯穿导向腔体固定安装在支撑轴的外圈上。
具体的,所述定向排放机构包括联通装置和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固定安装在联通装置的后端顶部。
具体的,所述联通装置包括T型滑架、中转腔体、导向竖杆、对位腔体和雾化喷头,所述导向竖杆等距固定安装在中转腔体的顶端上,所述T型滑架滑动套接在导向竖杆上,所述对位腔体固定安装在中转腔体的后端内部,所述雾化喷头等距固定安装在中转腔体的顶端上,且所述雾化喷头位于导向竖杆的前端。
具体的,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同步杆、第二复位弹簧、蓄水腔体、封闭塞和排放水管,所述排放水管固定安装在蓄水腔体的底端中心,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蓄水腔体的内部顶端,所述封闭塞固定安装在第二复位弹簧与蓄水腔体之间,所述同步杆固定安装在封闭塞的顶端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奕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奕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6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数字媒体的信息采集与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胶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