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7851.X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19/04 | 分类号: | H01H19/04;H01H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范庆国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移动式 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涉及到电开关领域,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的外侧面边缘活动设有将开关本体进行固定的穿刺组件,穿刺组件在开关本体的侧面边缘均匀分布,且穿刺组件的外侧端倾斜朝向开关本体的背面,穿刺组件的内侧端穿过开关本体外侧壁的穿出孔进入开关本体内部的滑动腔内,穿刺组件的内侧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滑动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若干组穿刺组件将开关本体固定在布艺制品的床头板上,不仅可以实现无痕安装,同时只需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即可使得穿刺组件再次收纳在滑动腔的内部,从而使得穿刺组件从布料的内部脱离,便于拆卸,进而便于将开关本体的位置随意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
背景技术
移动开关是一种不用电、可移动的开关,可实现电路通断、设备遥控等功能,常用于家庭、建筑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移动开关能够实现开、关和更多遥控功能,是利用安装在内部的自供电(链接)微系统,收集人手按键时的微量机械能或周边环境中微光能等其它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移动开关供电,在此基础上利用无线信号实现对照明等各种设备的遥控。
移动开关与传统墙壁型开关相比优势显著,除了具有开和关等基础功能,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电、能够随心所欲地摆放和安置,同时无需开槽布线,节省装修成本,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开关多安装在床头板上以及墙面上,且移动开关的安装方式多为磁吸或者粘接,而现在的床头板多为布艺品或者木制品,显然采用磁吸方式是不可以的,而粘接的方式不仅不牢固,且会在床头板上留下胶痕,同时不容易再将移动开关的位置进行更换。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移动式电开关,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的外侧面边缘活动设有将开关本体进行固定的穿刺组件,穿刺组件在开关本体的侧面边缘均匀分布,且穿刺组件的外侧端倾斜朝向开关本体的背面,穿刺组件的内侧端穿过开关本体外侧壁的穿出孔进入开关本体内部的滑动腔内,穿刺组件的内侧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滑动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本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的内部螺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槽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收线槽,穿刺组件的内侧端还与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穿入环形收线槽的内部并与第一螺纹杆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伸出开关本体的正面并与旋钮固定连接;
所述穿刺组件包括活动针头和固定穿刺杆,固定穿刺杆的外侧端开设有收纳槽,活动针头位于收纳槽的内部并与收纳槽相互滑动连接,活动针头的内侧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收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穿刺杆的边缘靠近内侧端的位置设有对固定穿刺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柱,固定穿刺杆的内侧端移动至靠近穿出孔的位置时,活动针头在收纳机构的作用下向收纳槽的内部收缩,且同时固定穿刺杆边缘的封堵机构开启。
本发明在实际操作时,穿刺组件活动插设在滑动腔的内部,且穿刺组件的内侧端通过第一拉绳与第一螺纹杆的边缘固定连接,进而可以直接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来控制穿刺组件在滑动腔内部的收缩与伸出,当第一螺纹杆转动并使得第一拉绳逐渐从第一螺纹杆上解开缠绕时,穿刺组件将会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逐渐伸出穿出孔的外端口并插入床头板上的布料内部,且由于穿刺组件包括活动针头和固定穿刺杆,进而当穿刺组件通过活动针头插入布料的内部后,此时可以通过收纳机构将活动针头收纳在固定穿刺杆外侧端的收纳槽内部,避免尖锐的活动针头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此时封堵机构也将会启动,封堵机构可以使得穿刺组件位于布料内部的一端“体积增大”,进而防止穿刺组件从布料上的穿刺孔内部脱离,从而实现通过穿刺组件将开关本体进行固定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若干组穿刺组件将开关本体固定在布艺制品的床头板上,不仅可以实现无痕安装,同时只需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即可使得穿刺组件再次收纳在滑动腔的内部,从而使得穿刺组件从布料的内部脱离,便于拆卸,进而便于将开关本体的位置随意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7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