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81976.X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3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帆;童超;华桦;梅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局部 放电 监测 装置 | ||
1.一种电缆局部放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监测外壳(11),于所述的监测外壳(11)上设置有供电力电缆穿过的前级线缆接口(12)和后级线缆接口(13),所述的监测外壳(11)内部设置有主电路板(21),于所述的监测外壳(11)的内部还设置有内设电路板(22),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上焊接有局部放电传感器(23),该局部放电传感器(23)靠近后级线缆接口(13)处;
于所述的主电路板(21)上配置有单片机(31)和通讯模块(32),所述的单片机(31)与局部放电传感器(23)相连;所述的通讯模块(32)与单片机(31)相连,用于远程的数据交互;
于所述的监测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行程组件,所述的行程组件靠近后级线缆接口(13)处,且通过所述的行程组件能实现对内设电路板(22)的安装及拆卸;
所述的监测外壳(11)的左端开设有安装槽(41),所述的安装槽(41)靠近后级线缆接口(13)处;所述的行程组件包括有下端行程座(42)和上端行程座(43),所述的下端行程座(42)固定在安装槽(41)的槽底,在所述的下端行程座(4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纵向的导向轨(44),所述的上端行程座(43)限位在导向轨(44)上并能沿着导向轨(44)进行纵向的滑动;所述的下端行程座(4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台(421),所述的主电路板(21)置于第一支撑台(421)上,所述的上端行程座(4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台(431),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置于第二支撑台(431)上,通过推动所述的上端行程座(43)下移,可让主电路板(21)与内设电路板(22)构成导电插配;
在所述的主电路板(21)的两侧均设置有开槽(45),并在所述的开槽(45)内放置有纵向定位板(46),所述的纵向定位板(46)能起到支撑和限位第二支撑台(431)的作用;
所述的局部放电传感器(23)焊接在内设电路板(22)下端的左半部分,并朝向后级线缆接口(13);在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的下端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导电的第一纵向倒杆(511)、第二纵向倒杆(512)和第三纵向倒杆(513),在所述的主电路板(21)的上端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导电的第一纵向立杆(521)、第二纵向立杆(522)和第三纵向立杆(523),所述的第二支撑台(431)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的第一纵向倒杆(511)能与第一纵向立杆(521)接触并构成导电连接,且两者能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纵向倒杆(511)位于第一纵向立杆(521)的左侧,所述的第一纵向倒杆(511)的下端部能与主电路板(21)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凹陷槽(541),所述的第一纵向立杆(521)的上端部能穿入并抵接在第一凹陷槽(541)中;
所述的第二纵向倒杆(512)能与第二纵向立杆(522)接触并构成导电连接,且两者能穿过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纵向倒杆(512)位于第二纵向立杆(522)的右侧,所述的第二纵向倒杆(512)的下端部能与主电路板(21)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凹陷槽(542),所述的第二纵向立杆(522)的上端部能穿入并抵接在第二凹陷槽(542)中;且所述的第二通孔内开设有台阶(55),所述的第二纵向立杆(522)上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延伸段能抵接在台阶(55)上;
所述的第三纵向倒杆(513)能与第三纵向立杆(523)接触并构成导电连接,且两者能穿过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纵向倒杆(513)位于第三纵向立杆(523)的右侧,所述的第三纵向倒杆(513)的下端部能与主电路板(21)的上端相抵接,所述的内设电路板(22)的下端开设有第三凹陷槽(543),所述的第三纵向立杆(523)的上端部能穿入并抵接在第三凹陷槽(543)中;
所述的第二支撑台(431)于第一纵向倒杆(511)的左侧、第二纵向倒杆(512)的右侧以及第三纵向倒杆(513)的右侧均开设有内陷槽(71),并在各所述的内陷槽(71)内均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的加固组件包括有加固球(72)和复位弹簧(73),所述的复位弹簧(73)压缩设置在加固球(72)和内陷槽(71)的槽底之间,且通过该复位弹簧(73)的弹性作用力来来推动加固球(72)朝向内陷槽(71)的槽口运动,在所述的内陷槽(71)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让加固球(72)仅能局部伸出内陷槽(71)的槽口的焊接段(74);
在所述的第一纵向倒杆(511)的左侧、第二纵向倒杆(512)的右侧以及第三纵向倒杆(513)的右侧均开设有加固嵌槽(75),所述的加固球(72)能嵌入至对应的加固嵌槽(75)中,以实现分别对第一纵向倒杆(511)、第二纵向倒杆(512)和第三纵向倒杆(513)的加固;
所述的行程组件还包括有辅助驱动组件,所述的辅助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壳体(81),在所述的驱动壳体(81)内开设有横向内腔,并在所述的横向内腔中可滑动的设置有活塞(82),所述的活塞(82)将横向内腔分隔成左内腔和右内腔,且在所述的活塞(82)上设置有连动杆(83);在所述的驱动壳体(81)的左侧设置有连动座(84),在所述的连动座(84)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由半圆形的转动部(851)和凸出的连接部(852)组成,所述的连动杆(83)伸入至连动座(84)内并固定在连接部(852)上,基于所述的活塞(82)的动作来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于所述的转动盘的底部设置有随其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86),所述的上端行程座(43)的右侧方固定设置有纵向的驱动杆(87),所述的驱动杆(87)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86)相啮合的齿槽,基于所述的驱动齿轮(86)的转动来带动驱动杆(87)进行纵向的移动;在所述的驱动壳体(81)的右侧设置有与右内腔相通的第一注气口(881),所述的第一注气口(881)上连接有第一导气管(882),所述的第一导气管(882)延伸至监测外壳(11)的上端表面;
所述的上端行程座(43)的右侧方固定设置有限位块(91),在所述的监测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内限位座(92),所述的内限位座(92)能与限位块(91)相贴,在所述的内限位座(92)内开设有限位腔(93),并在所述的限位腔(93)内可活动的设置有推块(94),所述的推块(94)的中心镂空设置并用于放置内弹簧(95),所述的内弹簧(95)的右端抵在限位腔(93)的右侧壁上,且通过该内弹簧(95)的弹性作用力来左推推块(94),所述的推块(94)的左端为限位段(941),该限位段(941)由两端段相接的倾斜段组成,所述的限位块(91)的右侧开设有限位嵌槽,所述的限位段(941)能嵌入至限位嵌槽中,以达到对限位块(91)限位的目的;在所述的内限位座(92)内开设有与倾斜段相接的第二注气口(961),且在所述的内限位座(92)内开设有与第二注气口(961)相接的注入道(962),所述的注入道(962)上连接有第二导气管(963),所述的第二导气管(963)延伸至监测外壳(11)的上端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19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与合同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钨棒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