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Ni (Mo/Co) 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4122.7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思达;李博;梁维中;宁志良;崔艺凡;王泳惠;闻漫兮;狄婧;孙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C25B1/02;C25B11/04;C25B11/089;C25B11/075;C01B35/14;C22C1/11;B22D11/06;C21D10/00;C22F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eni mo co bp 合金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按原子个数比为(38~42):(36~40):(3~5):x:y由铁、镍、(钼/钴)、硼和/或磷组成,x+y=16~20,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的形态为薄带、微丝或者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带的宽度为4~8mm,厚度为15~30微米,长度为3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丝的长度为15~30cm,微丝直径为30~50μm;粉末的粒径为2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其特征在于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为Fe40Ni38Co4B18、Fe40Ni38Co4B9P9或者Fe40Ni38Mo4P1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一、按照Fe38~42Ni36~40(Mo/Co)3~5BxPy化学式称取铁、镍、硼和/或磷、钼或钴的单质作为原料,其中x+y=16~20,利用真空电弧熔炼炉熔炼原料,得到合金纽扣锭;
二、采用吸铸法对合金纽扣锭进行熔炼吸铸,得到直径为6~20mm的合金棒;
三、将合金棒放入单辊旋淬装置的石英管中,利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将单辊旋淬装置的炉腔抽至真空,充入保护气氛,开启辊轮旋转电源,开启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当合金棒融化成合金熔体后,开启喷铸阀,控制铜滚轮的转速为1800~2200r/min,将合金熔体喷到高速旋转的铜滚轮上,得到非晶合金薄带;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非晶合金薄带放入质子辐照箱中进行质子辐照处理,控制辐照注量为1.2×1012(s·cm)-1~1.3×1012(s·cm)-1,辐照时间为60~70min,得到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薄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控制吸铸的冷却速度为300℃/s~500℃/s。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eNi(Mo/Co)BP非晶合金析氧催化剂薄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合金熔体喷到高速旋转的铜滚轮上,合金熔体的冷却速度为5×105~10×10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41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