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4596.1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1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严钱涛;汪绍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1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蔡靖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电缆 分接箱 | ||
本发明涉及电缆分接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包括电缆分接箱,电缆分接箱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管,两个橡胶管上均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分接机构。本发明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通过将电缆的线束和电缆组件进行连接,此时将电缆的线束插接进分接机构内,通过旋转自锁把手使得传动机构能够进行旋转,从而使其能够带动螺纹杆下移使得挤压橡胶圈对橡胶管进行挤压,从而将橡胶管进行固定,从而当电缆内的线束出现损坏时,此时通过根据电缆组件上的线束将该线束进行取出,从而便于对电缆内的线束进行更换,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分接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负荷的增加,电力电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长距离敷设过程中,需要多根电缆连接,才能达到使用所需的长度,在实际敷设过程中,较大直径的高压电缆长度往往受到运输、安装敷设难度、电缆盘的大小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了电力电缆线径越大,使用连接的根数就会越多。
目前电缆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是将多个线束放置在一起从而在其外部套接有电缆保护壳,但是其再将电缆线束放置在电缆保护壳内时,其容易导致线束出现分离交错的情况,从而导致内部线束出现错乱的情况,使得当电缆出现损坏时,此时导致其在寻找损坏的线束时较为困难,从而可能直接将电缆进行丢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目前电缆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是将多个线束放置在一起从而在其外部套接有电缆保护壳,但是其再将电缆线束放置在电缆保护壳内时,其容易导致线束出现分离交错的情况,从而导致内部线束出现错乱的情况,使得当电缆出现损坏时,此时导致其在寻找损坏的线束时较为困难,从而可能直接将电缆进行丢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防护电缆分接箱,包括电缆分接箱,所述电缆分接箱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通孔,且两个第一通孔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管,两个所述橡胶管上均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下方设置有分接机构,两个所述分接机构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衔接板,且衔接板上均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第二通孔,两个所述衔接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电缆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两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板,且两个活动板相对的一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互对称,且活动板滑动于滑槽内,两个所述活动板上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位于活动板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橡胶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活动板,两个所述活动板两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板,且两个活动板相对的一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相互对称,且活动板滑动于滑槽内,两个所述活动板上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位于活动板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橡胶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胶管位于活动板下方,且橡胶管下方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均贯穿于电缆分接箱,且转杆一端设置有自锁把手,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上,两个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从动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从动齿轮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电缆分接箱上方,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下方设置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上啮合套接有螺纹套管,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衔接杆,且衔接杆固定连接于分接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从动齿轮上方固定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电缆分接箱上方,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下方设置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上啮合套接有螺纹套管,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衔接杆,且衔接杆固定连接于分接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远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4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