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的合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5985.6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浪;张紫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泰天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代理公司: | 长沙双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95 | 代理人: | 吴发登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合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的合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氢氧化钠溶液;将β‑环糊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0℃,制备β‑环糊精饱和溶液;将β‑环糊精饱和溶液加入反应釜,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其中,加热至60℃保温,持续搅拌4h,然后降至室温,得到β‑环糊精/NaOH包合物溶液A;称取铁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添加磷源,持续搅拌,并控制温度为50‑70℃,制备混合溶液B;向混合液B中加入的H2O2,至溶液呈红棕色;继续加入制备好的β‑环糊精/NaOH包合物溶液A调节混合溶液pH值到1.5‑2.5,持续搅拌0.5‑2h,升温至80‑100℃保温1‑3h,生成结晶性良好的FePO4·2H2O颗粒,洗涤干燥得FePO4·2H2O。本发明工艺流程简短、生产过程安全可靠、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的合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迅速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安全性能好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作为制备磷酸铁锂的重要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对生产磷酸铁锂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磷酸铁产品的品质对磷酸铁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目前,合成磷酸铁的主流工艺,是采用硫酸亚铁及磷酸盐作为原料来制备。磷酸铁的生产工艺为间歇式共沉淀法,将硫酸亚铁制成溶液,加入双氧水氧化,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磷酸盐,再利用碱液调节pH后,进行合成转化,洗涤除杂煅烧得到磷酸铁产品。典型的公开号为“CN 107317029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将铁源与酸溶液混合后过滤,将得到滤液与磷酸混合后调节pH值至0.5~1,再与诱导剂混合后调节pH值至1.5~2.5,进行沉淀反应,得到磷酸铁。
现有工艺制备磷酸铁的过程中,仍有改进空间。典型的,现有工艺利用碱液(通常采用氨水或者氢氧化钠)调节pH存在以下问题:使用氨水调节pH时,后续需要增加铵盐和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整体生产成本高,适用性不强。而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时,同样面临以下问题:若加入浓度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会造成瞬间局部浓度过大,不利于产品的一致性;若使用浓度较低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不仅废水处理量会增加,而且产率也会降低,生产成本会大幅提高。
环糊精(CD)是一种绿色、可生物降解且经济高效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按葡萄糖单位的数量可分为α-CD,β-CD,γ-CD。其中,β-CD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具有亲水性边缘和疏水性适中的分子腔,可以为无机离子提供疏水结合位点。将β-环糊精与氢氧化钠复合,制备β-环糊精/NaOH包合物溶液;在制备磷酸铁的过程中利用β-环糊精/NaOH包合物溶液稳定调节PH值,即可制备性能稳定的磷酸铁产品,生产过程稳定性高,生产成本可大幅降低。
鉴于以上现状,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磷酸铁的合成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得到的产品性能波动小,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磷酸铁的合成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钠颗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制备氢氧化钠溶液;
(2)将β-环糊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0℃,制备β-环糊精饱和溶液;
(3)将步骤(2)制备的β-环糊精饱和溶液加入反应釜,同时将步骤(1)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其中,加热至60℃保温,持续搅拌4h,然后降至室温,得到β-环糊精/NaOH包合物溶液A;
(4)称取一定量的铁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添加一定量的磷源,持续搅拌,并控制温度为50-70℃,制备混合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泰天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泰天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5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