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6962.7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力勋;韩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磊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面 技术 残余 应力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被测材料在无残余应力状态下的柱平面压入试验位移h=0.2D对应的载荷值P0│h=0.2D;
步骤2:获得有残余应力试样在压入深度h/D=0.2处对应的载荷PR│h=0.2D,并计算其与无残余应力试样h=0.2D对应的载荷值P0│h=0.2D的相对变化值(PR│h=0.2D-P0│h=0.2D)/P0│h=0.2D;
步骤3:将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和载荷相对差值(PR│h=0.2D-P0│h=0.2D)/P0│h=0.2D代入式(1),计算被测材料的残余应力σR,正值表示拉向残余应力,负值表示压向残余应力。
式中,σy和εy分别为名义屈服强度和屈服应变,且σy0=Eεy0,E为材料弹性模量,n为应变硬化指数,D为平面压头直径,α、ai(i=0,1,2)、bi(i=0,1,2)和ci(i=0,1)为模型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力学性能参数采用平面压入技术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力学性能参数采用标准单轴拉伸试验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材料无残余应力状态下的柱平面压入弹塑性阶段载荷-位移曲线满足良好幂律,即
式中,k1~k4和dij(i=0,1,2;j=0,1)为模型常数,C和m分别为加载系数和加载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h=0.2D和材料力学性能参数代入式(2)中,计算获得P0│h=0.2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有残余应力试样压入载荷-位移曲线PR~h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载荷-位移曲线PR~hR,得到PR│h=0.2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载荷-位移曲线PR~hR采用柱平面压头对相同材料的残余应力试样进行压入试验获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试验中压入深度为柱平面压头直径D的0.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柱平面压入技术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或油气运输领域服役结构残余应力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力特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69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