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晕车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88040.X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警吁;张蓉;郑亚骅;孙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晕车 防护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晕车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车辆运动信息,第一信息为乘客上车后在预设初始时间内所采集到的乘客晕车历史记录的评价结果,车辆运动信息为在预设采集时间内所采集的信息;对第一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根据车辆运动信息计算,得到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车辆加加速度信息和车辆侧向加速度转换幅值;将第二信息和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输入至训练后的晕车预测模型中,得到晕车特征区间;基于晕车特征区间对乘客座椅角度进行防护调节。本方法以乘客为中心,将部分决定权移交给乘客,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乘客座椅角度的智能调节实现了晕车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晕车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手动驾驶中,驾驶员70%的信息来自于视觉通道。然而,采用自动驾驶后,因为驾驶权的移交,用户感知道路信息的能力下降;此外,当乘客从事阅读或观看屏幕等活动,眼睛将离开道路,直接削弱乘客对当前环境驾驶状况的视觉信息的感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当前状态的评价,加剧了视觉组织和前庭组织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乘客发生晕车现象。现有的晕车防护措施,都是以车辆为中心,即从乘客发生晕车程度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车速度,从而有效缓解乘客的晕车程度。然而现有措施并未考虑乘客对晕车程度的主观评价,现有措施仅改变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车速度,并未对乘客的乘坐状态进行缓解。因此,亟需一种晕车防护方法,以乘客为中心,在保证乘客乘车舒适性的同时,需大大提高晕车防护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晕车防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晕车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和车辆运动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乘客上车后在预设初始时间内所采集到的乘客晕车历史记录的评价结果,所述车辆运动信息为在预设采集时间内所采集的车辆速度信息和车辆加速度信息;
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运动信息计算,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车辆加加速度信息和车辆侧向加速度转换幅值;
将所述第二信息和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输入至训练后的晕车预测模型中,得到晕车特征区间,所述晕车预测模型为晕车历史记录和车辆运动历史信息所建立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基于所述晕车特征区间对乘客座椅角度进行防护调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晕车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车辆运动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乘客上车后在预设初始时间内所采集到的乘客晕车历史记录的评价结果,所述车辆运动信息为在预设采集时间内所采集的车辆速度信息和车辆加速度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运动信息计算,得到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车辆加加速度信息和车辆侧向加速度转换幅值;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和预处理后的第一信息输入至训练后的晕车预测模型中,得到晕车特征区间,所述晕车预测模型为晕车历史记录和车辆运动历史信息所建立的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晕车特征区间对乘客座椅角度进行防护调节。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晕车防护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晕车防护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8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