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站台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9157.X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耀南;王志飞;李帅;李樊;杜呈欣;阚庭明;蔡晓蕾;吴卉;张铭;孟宇坤;汪晓臣;王俐文;刘磊;郭浩波;郭顺利;王振欣;王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7;E05F15/73;B6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刘亚平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门控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站台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列车的调度数据;调度数据中包括目标列车的第一编组长度及车型信息;获取目标列车的第二编组长度及停靠状态;将第二编组长度与第一编组长度进行匹配;在第二编组长度与第一编组长度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基于车型信息及停靠状态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站台门控制方;目标控制指令用于站台门控制方控制站台门开启或关闭。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根据列车车型自动控制站台门运行的目标,提高了车站运营效率,并进一步推动了站台门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台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站台门系统在部分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上得到了推广应用。目前大多数车站是通过人工操作安装于站台上的就地控制盘的方式控制站台门开关。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针对每一种列车车型,就地控制盘上设置了相应的开门控制按钮,这就要求站务人员能够识别当前进站的列车车型并且精准无误的执行对应操作,如果按钮操作错误导致车辆编组范围以外的站台门打开,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能够自动准确地发送开关门指令控制站台门系统,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列车的调度数据;所述目标列车为待进站列车,所述调度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列车的第一编组长度及车型信息,所述第一编组长度为所述目标列车的预设编组长度;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第二编组长度及停靠状态;将所述第二编组长度与所述第一编组长度进行匹配;所述第二编组长度为所述目标列车的实际编组长度,所述停靠状态至少包括进站停稳及离站启动;
在所述第二编组长度与所述第一编组长度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车型信息及所述停靠状态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站台门控制方;所述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所述站台门控制方控制站台门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在站台安装有至少一个测距传感器和测速传感器;
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第二编组长度及停靠状态,包括:
获取每一个所述测距传感器采集的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为所述测距传感器与遮挡所述测距传感器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基于各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组长度;
获取每一个所述测速传感器采集的速度变化信息,所述速度变化信息反映所述目标列车的速度变化情况;
基于各所述速度变化信息,确定所述停靠状态。
可选地,所述基于各所述距离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组长度,包括:
将所述距离信息小于和/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所述测距传感器确定为目标测距传感器;
基于所述目标测距传感器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编组长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各所述速度变化信息,确定所述停靠状态,包括:
基于各所述速度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列车的行驶方向;
基于所述行驶方向确定目标测速传感器;
基于所述目标测速传感器采集的所述速度变化信息,确定所述停靠状态。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车型信息及所述停靠状态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至站台门控制方,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9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