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护性好的防爆防燃排插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1456.7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远;张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伟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447;H01R13/5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34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防爆 防燃排插 | ||
本发明公开了防护性好的防爆防燃排插,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通过手触式感应开关对排插装置进行启动,之后通过WiFi收发模块和蓝牙收发模块进行无线连接或蓝牙连接,利用手机对排插装置进行控制,然后通过手机APP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和螺纹孔的作用下,推动插座上升,从而使得连接口露出装置本体,安插外接头,之后反向启动驱动电机,使得插座收纳至插槽中,对连接口进行隐蔽,使得儿童无法触碰外接头和连接口,进而避免出现触电情况的发生,保证了儿童的安全,极大的提高了排插装置的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插领域,具体来说,涉及防护性好的防爆防燃排插。
背景技术
插排即是带线多位插座,俗称插线板、排插,学名电线加长组件或延长线插座。插排指的是带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位插座。可以连接一个以上的电源插头,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现有的排插多可实现长时间待机下的自动断电、定时开关等功能。
现有市面上插座的防触电功能分为:绝缘件堵塞,如塑料件做插头形进行封堵不使用的插口,使用不方便,且拔下堵塞件后不容易保存,机械式保护门,在金属件插入时,可移动封板同样可以打开,起不到真正防触电功能,以及电子智能式、漏电保护等方式,但都存在触电或者使用不便的问题,现有技术的防触电插座存在使用不方便,仅仅保护单个插口防触电不彻底,不能彻底预防儿童触电现象等缺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防护性好的防爆防燃排插,具备预防儿童触电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防儿童触电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防护性好的防爆防燃排插,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螺纹孔内,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插座的下表面,所述插座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口,且插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固定块设置有控制座,且控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手触式感应开关,并且控制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WIFI收发模块和蓝牙收发模块,所述手触式感应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WIFI收发模块和蓝牙收发模块进行连接,所述插座通过连接导线与电缆进行连接,且电缆的端部设置有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扇,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换气孔,且换气孔与插槽贯通连接,所述插座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的侧表面贯通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位于导向槽中,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插座的一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缠绕在卷绕辊表面,所述卷绕辊设置在装置本体内部开设的收纳槽中,所述卷绕辊的端部安装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供电腔,且供电腔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处设置有缓冲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连接口分别为USB插口、Type-C插口、两插插口以及三插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手触式感应开关的表面镶嵌有电源指示灯。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伟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伟德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1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结构先验的肺部电阻抗层析成像方法
- 下一篇:外延生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