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顶缸的收腰蹲高机床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93312.5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0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商磊;丁宇;于永刚;刘金平;时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3/0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缸 收腰蹲高 机床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顶缸的收腰蹲高机床及其成型方法,机床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限位顶板、活动顶板、上型镶件、斜楔和上顶杆;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活动模板、受所述斜楔驱动的径向收腰机构、成型内芯、下型座、定位支撑柱、弹簧、限位板、第一弹性支撑机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第一下顶杆和第二下顶杆。首先将待成型的工件套在成型内芯上,然后在一次合模开模的过程中可以依次完成对工件的夹紧定位、收腰、蹲高和卸料等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工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顶缸的收腰蹲高机床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空心圆柱类工件进行收腰、蹲高成型,现有的成型方式为先进行收腰成型,再进行蹲高成型,需要2个工步才完成,并且在两个工步之间的定位装夹上存在很大的误差,得出产品尺寸控制不易,并且不良率高。本发明把两个工步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极大的保证了良品率。而且因为减少了一个工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顶缸的收腰蹲高机床及其成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顶缸的收腰蹲高机床,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限位顶板、活动顶板、上型镶件、斜楔和上顶杆,其中,活动顶板位于限位顶板的下方,活动顶板通过第一弹簧机构安装在上模座上,上型镶件沿竖向滑动嵌装在活动顶板中,并且上型镶件通过第二弹簧机构与上模座连接,上型镶件用于作用于待成型工件的顶部的内壁;
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活动模板、受所述斜楔驱动的径向收腰机构、成型内芯、下型座、定位支撑柱、弹簧、限位板、第一弹性支撑机构、第二弹性支撑机构、第一下顶杆和第二下顶杆;
活动模板通过第一弹性支撑机构安装在下模座上方,在第一弹性支撑机构作用下,自然状态下,活动模板和下模座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活动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下型座贯穿安装在该安装孔中,下型座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成型内芯活动安装在下型座的凹槽中,并且在下型座和成型内芯之间设置弹簧;所述成型内芯的上部分直径小于其下部分的直径,当待成型的工件套入成型内芯,成型内芯的下部分能够对工件下部的内壁起到定位作用,成型内芯的上部分为工件能够进行收腰;所述下型座的底部具有扩径的阶梯底座,所述定位支撑柱竖向设置,其顶端与所述成型内芯固定连接,其底端设置有扩径圆台,定位支撑柱底端的扩径圆台活动安装在下模座中的一限位槽中,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扩径圆台的高度,并且在限位槽上固定安装限位板,所述定位支撑柱贯穿该限位板;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中,并位于定位支撑柱下方,对定位支撑柱起到向上的弹性支撑作用;所述径向收腰机构设置在活动模板上;所述第一下顶杆竖向活动安装在下模座中,第一下顶杆的顶端位于下型座的阶梯底座底部,第一下顶杆的底端连接机床的顶缸;所述第二下顶杆也竖向活动安装在下模座中,第二下顶杆的底端也连接机床的顶缸,第二下顶杆和上模座上的上顶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顶板和限位顶板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栓,用于限位活动顶板被第一弹簧机构向下顶出的极限位置;上型镶件和限位顶板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栓,用于限位上型镶件被第二弹簧机构向下顶出的极限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型镶件和限位顶板之间还设置有竖向的导向杆,以保证上型镶件能够沿导向杆竖向稳定直线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型镶件的外周具有斜面,能够对待成型工件的顶部内壁进行定位;所述斜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模座底部;所述上顶杆竖向朝下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津荣天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3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