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4395.X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葛珍珍;凌世生;王祎凡;魏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08 | 分类号: | C07K16/08;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8;G01N33/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 层析 检测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及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效价高,能够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适用期限长等优点,能够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以及Omicron变异株的鉴定。适合小型现场以及自测,有利于居民及时自我诊断针对性用药以及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本质上是一种mRNA病毒,mRNA病毒基因组不稳定,导致其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发生突变。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范围内涌现出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可达上千种,其中首次报道于南非的变异毒株B.1.1.529于2021年11月一经发现便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并列入VOC(值得关切的变异株)名单。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速率比野生株及此前的Alpha、Beta、Delta等毒株都有大幅度提升,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传播过程更为隐蔽,因此在其传播过程中易感染。有研究表明,Omicron突变株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主要毒株,并且还在不断地出现变异,人们的健康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有研究表明,Omicron变异株对于S2M11、ab8、ab1、4-8、4A8抗体都不能够完全中和,这表示Omicron变异株有更强的抗体逃逸能力。通常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大都发生在其刺突蛋白(S蛋白)部分,而核衣壳蛋白(N蛋白)部分则相对保守。在Omicron依旧不断突变的过程中,N蛋白的突变比较保守,而保守的核衣壳蛋白应该作为遏制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显示,Omicron变异株的突变位点广泛分布在NTD和RBD区域。总的来看,在S蛋白区域包含了32处突变,比此前的Delta突变株S蛋白的9处突变大幅增加。其突变包括3个位点K417N、E484A、N501Y同时出现突变,叠加的突变可能使部分抗体药物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效力有所降低,在突变株中还存在其他多个可能降低部分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
市面上现有检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免疫层析产品大都基于易发生突变的S蛋白的某个突变位点,极少有应用抗N蛋白抗体作为变异株的检测物。而当被用作检测目标物S蛋白的突变位点再次突变时,该产品就会有相当高的失效风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所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包括: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VH、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VH、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VH、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VL、具有如SEQ ID NO.1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2-VL和具有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3-VL。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VL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4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