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9000.5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波;汤伟伟;谢雨江;石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8/14 | 分类号: | C07D498/14;C07C65/03;C07C51/43;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石倩倩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替拉韦 羟基 苯甲酸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是由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按照摩尔比1:1结合而成,分子式为C27H25F2N3O8,相对分子质量为557.50,化学结构为:
使用Cu-kα辐射,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以衍射角2θ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5.74±0.2°、11.42±0.2°、15.69±0.2°处有特征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以衍射角2θ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9.44±0.2°、12.98±0.2°、14.07±0.2°、17.17±0.2°、17.81±0.2°、18.82±0.2°、19.15±0.2°、20.24±0.2°、21.47±0.2°、23.90±0.2°、24.19±0.2°、24.78±0.2°、26.41±0.2°、27.89±0.2°处有特征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的DSC图谱在128.10±1℃有一特征吸热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研磨反应结晶法或悬浮反应结晶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反应结晶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按照摩尔比为1:(1-2)进行混合,加入有机溶剂,球磨或研磨,得到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是在研钵或球磨机中混合;
优选地,所述混合方式为研磨,以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的总添加量为100mg计,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0.4-0.65mL;
优选地,所述混合方式为研磨,有机溶剂是以滴加的方式加入的,研磨时间为10-30min;
优选地,所述混合方式为球磨,以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的总添加量为100mg计,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0.15-0.5mL;
优选地,所述混合方式为球磨,球磨时间为20-30min;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球磨或研磨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的温度为25-4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反应结晶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按照摩尔比为1:(1-2)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悬浮液,反应结晶,得到所述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结晶是在搅拌条件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和/或二氯甲烷;
优选地,以多替拉韦和间羟基苯甲酸的总添加量为15-40mg计,所述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1m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结晶的温度为15-40℃,反应结晶的时间为24-48h;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反应结晶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以及干燥;
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过滤;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5-40℃。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替拉韦-间羟基苯甲酸共晶在制备HIV整合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90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来苏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兔用冻精稀释液和冻存兔精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