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负极极片及其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9184.5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夏华敏;郑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C09K21/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信诚国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925 | 代理人: | 薛婷 |
地址: | 321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负极 及其 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负极极片及其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其中,阻燃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涂层,所述活性涂层涂布于所述集流体表面;所述活性涂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阻燃剂,所述阻燃剂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可膨胀石墨1份,氢氧化物1份。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阻燃负极极片。本发明通过在极片表面设置具有阻燃剂的活性涂层,解决了现有阻燃层不能从电芯内部进行阻燃,从而无法起到充分的阻燃效果的问题,在保证了电池各项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电池进行阻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阻燃负极极片及其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然而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拆卸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在受到碰撞、挤压或者穿刺等异常情况时,容易着火、爆炸,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当前主流的方法是在电芯和壳体之间设置中空的薄膜体,在薄膜体内填充阻燃剂形成阻燃剂层。薄膜体薄膜的优选厚度为5μm~10μm,阻燃剂层的优选厚度为不小于5μm,薄膜体的优选厚度为不小于15μm~30μm,其中,阻燃剂的组分优选为液态磷系阻燃剂,能有效改善因电池自身原因和外界机械滥用导致的热失控情况,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锂电池中,阻燃层是设置在电芯与壳体之间的,而电芯内部的短路、甚至爆炸起火的方向是不明确的,这种阻燃层无法从电芯内部进行阻燃,从而无法起到充分的阻燃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负极极片及其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的阻燃层无法对电芯进行充分阻燃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阻燃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涂层,所述活性涂层涂布于所述集流体表面;所述活性涂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阻燃剂,所述阻燃剂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可膨胀石墨1份,氢氧化物1份。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均匀分布于所述活性涂层内。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独立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为网状薄片结构。
优选地,所述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的质量为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0.2%—0.6%。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的质量为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0.4%。
优选地,所述活性涂层还包括粘结剂和增稠剂。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阻燃负极极片的生产工艺,用于生产上述的阻燃负极极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阻燃剂混合:将可膨胀石墨与氢氧化物充分混合,得到阻燃剂;
步骤二,制备负极浆料:同时将负极活性材料、粘结剂、增稠剂和步骤一中的阻燃剂一同加入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使阻燃剂均匀分布在浆料中,得到负极浆料;
步骤三,将上述混合均匀的负极浆料涂布在集流体的表面,形成具有活性涂层的极片;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的极片进行辊压、分条,得到阻燃负极极片。
优选地,对所述负极浆料的粘度、含固量进行测试后进行所述的涂布。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任一种的阻燃负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9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