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9756.X | 申请日: | 202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乾;张晶晶;于红;陈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林克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513;D03D15/283;D03D15/242;D03D15/50;D01F6/92;D01F1/07;C03C25/465;C03C25/1095;C03C25/16;C03C2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纤维 混纺 阻燃 服装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由混纺纱经过编织和染整后得到,所述混纺纱由负离子纤维和阻燃聚酯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阻燃聚酯纤维由阻燃聚酯母粒和聚酯切片的混合物经过熔融纺丝加工得到,所述负离子纤维由玄武岩纤维在负离子改性液中浸渍15-20min后再经过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负离子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电气石粉10-50份,硅溶胶240-2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改性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电气石粉25-35份,硅溶胶245-2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粉的平均粒径为280-6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改性液的组分还包括植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改性液中的植酸含量为电气石粉重量的8-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酯母粒由80重量份的PET和8.4重量份的阻燃剂混合后,依次经过熔融挤出和切粒加工得到,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切片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1)将对苯二甲酸、三氧化二锑和乙二醇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初始温度220-230℃、初始压强0.25-0.35MPa的密闭反应容器中,持续检测反应容器内的压强,直到容器压强下降至0.1013-0.1015MPa;
(2)在压强0.1013-0.1015MPa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内加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继续恒压反应40-50min,然后在真空条件升温至275-285℃继续反应1.5-2.5h,然后依次进行挤出、铸带和切片加工,得到聚酯切片;本步骤中,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用量为反应容器初始投料重量的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聚酯切片的步骤(2)中,将氯化锌和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共同加入反应容器中,氯化锌的用量为反应容器初始投料重量的0.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玄武岩纤维以1:30的浴比在负离子改性液中浸渍15-20min,并在浸渍过程中向负离子改性液中通氮气搅拌,浸渍结束后在-40℃对玄武岩纤维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负离子纤维;
(2)将负离子纤维和阻燃聚酯纤维按照1:1的比例混纺,得到混纺纱;
(3)以混纺纱作为经纱和纬纱,将经纱和纬纱以1:1的比例进行编织,然后对编织所得的织物进行染整加工,得到负离子纤维混纺阻燃服装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林克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林克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97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