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5770.6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帮华;孙邦进;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龙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H02G7/05;H02G7/14;H02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志勇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横向 风压 高压 线缆 耐张线夹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属于耐张线夹技术领域。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包括线夹托体、调节座、线夹挂耳和线夹套,所述线夹托体与线夹套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调节座位于线夹托体与线夹套之间,所述线夹挂耳安装在线夹托体底部的一端。为解决高空架设的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横风影响,线缆与线夹之间会出现剧烈晃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连接件区域会出现疲劳效应,进而出现断裂或者变形的问题,线夹挂耳与线夹托体之间采用分段式活动连接,当线缆出现轻微的摇晃摆动时会带动线夹托体,此时便可以通过线夹挂耳与线夹托体之间的活动结构来避免线夹结构与线夹之间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张线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是指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按结构和安装条件的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耐张线夹要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线夹握力不小于被安装导线或避雷线额定抗拉力的90,但不作为导电体;第二类:耐张线夹除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外,又作为导电体。
公开号为CN11082932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耐张线夹,通过压紧模块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压紧,防止线缆固定在该发明上产生晃动;且通过设置的压紧模块可以通过调节弹簧的辅助作用进行缓冲,防止固定接头将线缆的外壁造成破损,保证了线缆的完整性。
上述专利中,其连接强度虽然得到了保障,但高空架设的线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横风影响,线缆与线夹之间会出现剧烈晃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连接件区域会出现疲劳效应,进而出现断裂或者变形的情况;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及其方法,线夹挂耳与线夹托体之间采用分段式活动连接,当线缆出现轻微的摇晃摆动时会带动线夹托体,此时便可以通过线夹挂耳与线夹托体之间的活动结构来避免线夹结构与线夹之间的冲击力,这样便可以避免因摇晃冲击产生的金属疲劳现象,进而延长线夹的使用寿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高空横向风压的高压线缆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托体、调节座、线夹挂耳和线夹套,所述线夹托体与线夹套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调节座位于线夹托体与线夹套之间,所述线夹挂耳安装在线夹托体底部的一端,线夹挂耳与线夹托体通过活动转接卡轴连接,活动转接卡轴的内部设置有阻尼连轴,所述线夹托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气流通槽,气流通槽与活动转接卡轴之间设置有摆动槽口,所述线夹挂耳包括第一关节轴和第二关节轴,其中第一关节轴与线夹挂耳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关节轴通过阻尼连轴与活动转接卡轴转动连接,第二关节轴安装在摆动槽口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关节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扇形槽,所述第二关节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柱,联动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连槽,所述联动柱通过轴承连槽与第二关节轴内侧的润滑合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柱的一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卡板,卡板延伸至扇形槽的内部,所述联动柱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扇形卡轴,扇形卡轴与扇形槽的开口角度相同,所述扇形卡轴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挡风片,挡风片延伸至气流通槽的内部,所述挡风片设置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线夹托体的一侧设置有托槽,托槽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滑块,所述调节座两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座通过托槽与线夹托体连接,限位滑块与调节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夹套通过筋板与线夹托体固定连接,所述线夹套的一端设置有束线压轴,束线压轴的上方设置有锁固吊耳,所述线夹套的内侧设置有线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的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下线缆夹箍,下线缆夹箍的下方设置有扣板,所述下线缆夹箍的上方设置有上线缆夹箍,上线缆夹箍与下线缆夹箍贴合,所述上线缆夹箍和下线缆夹箍的内侧设置有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龙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龙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5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