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冷却水温度宽幅变化的机组及其控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7718.4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苏盈贺;蔡力勇;康相玖;张红岩;刘明军;金熙;曲伟;张炜;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20 | 分类号: | F25B41/20;F28F21/08;F28F9/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张钦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冷却水 温度 宽幅 变化 机组 及其 控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冷却水温度宽幅变化的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筒(5)、上筒(6)、冷却水调节阀A(13)、冷却水调节阀B(14)、冷却水调节阀C(15)、热水控制阀(21)、智控系统(36),其中下筒(5)包括吸收器(1)、蒸发器(2)、下筒栅板(7)、下筒上层多孔板(8)、下筒下层多孔板(9),蒸发器(2)设置在吸收器(1)上侧,蒸发器(2)左右两侧设置下筒栅板(7),下筒栅板(7)下侧设置下筒上层多孔板(8)和下筒下层多孔板(9);上筒(6)包括再生器(3)、冷凝器(4)、上筒栅板(10)、上筒上层多孔板(11)、上筒下层多孔板(12),冷凝器(4)设置在再生器(3)上侧,冷凝器(4)左右两侧设置上筒栅板(10),上筒栅板(10)下侧设置上筒上层多孔板(11)和上筒下层多孔板(12)。蒸发器(2)连接冷水进口(22)和冷水出口(23),冷水进口(22)、冷水出口(23)分别设置冷水进口温度传感器(28)和冷水出口温度传感器(29),再生器(3)连接热水进口(24)和热水出口(25),热水进口(24)、热水出口(25)分别设置热水进口温度传感器(30)和热水出口温度传感器(31),热水出口(25)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热水控制阀(21),吸收器(1)连接冷却水管路A(16)和冷却水管路C(18),冷凝器(4)连接冷却水管路B(17)和冷却水管路D(19),冷却水管路A(16)、冷却水管路B(17)并联连接冷却水进口(26),冷却水管路C(18)、冷却水管路D(19)并联连接冷却水出口(27),冷却水管路A(16)、冷却水管路D(19)之间通过冷却水管路E(20)连接,冷却水进口(26)、冷却水出口(27)分别设置冷却水进口温度传感器(32)和冷却水出口温度传感器(33),冷却水管路A(16)上设置冷却水调节阀A(13),冷却水管路E(20)上设置冷却水调节阀B(14),冷却水管路D(19)上设置冷却水调节阀C(15)和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传感器(34),冷却水管路C(18)上设置吸收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传感器(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冷却水温度宽幅变化的机组,其特征在于,下筒上层多孔板(8)、下筒下层多孔板(9)上均开设若干个开孔;下筒上层多孔板(8)、下筒下层多孔板(9)上下设置且开孔错开布置。
上筒上层多孔板(11)、上筒下层多孔板(12)上均开设若干个开孔;上筒上层多孔板(11)、上筒下层多孔板(12)上下设置且开孔错开布置。所述的机组适用于冷却水温度宽幅变化的场合,1~33℃的冷却水均可直接通入机组,通过冷却水调节阀A(13)、冷却水调节阀B(14)、冷却水调节阀C(15)、热水控制阀(21)的调节实现机组正常循环,当冷却水进水温度在1~10℃时,吸收器(1)和冷凝器(4)采用冷却水串联流程,关闭冷却水调节阀A(13)、冷却水调节阀C(15),开启冷却水调节阀B(14),冷却水由冷却水进口(26)通过冷却水管路B(17)进入冷凝器(4),从冷凝器(4)出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冷却水管路D(19)、冷却水管路E(20)、冷却水管路A(16)进入吸收器(1),从吸收器(1)出来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路C(18)由冷却水出口(27)流出;当冷却水进水温度在10~33℃时,吸收器(1)和冷凝器(4)采用冷却水并联流程,开启冷却水调节阀A(13)、冷却水调节阀C(15),关闭冷却水调节阀B(14),冷却水由冷却水进口(26)通过冷却水管路A(16)和冷却水管路B(17)分别进入吸收器(1)和冷凝器(4),从吸收器(1)和冷凝器(4)流出的冷却水分别通过冷却水管路C(18)和冷却水管路D(19)汇合后由冷却水出口(27)流出,通过冷却水流程的切换实现了冷却水在1~33℃的温度宽幅变化区间机组也能正常循环,同时蒸发器(2)、吸收器(1)上下结构布置,冷凝器(4)、再生器(3)上下结构布置,下筒(5)所采用的下筒栅板(7)为双栅板并排布置结构,下筒上层多孔板(8)和下筒下层多孔板(9)上的开孔错开布置,冷剂液滴实现三重分离,一部分冷剂液滴依靠重力下落,一部分冷剂液滴被下筒上层多孔板(8)和下筒下层多孔板(9)阻挡下来,一部分冷剂液滴被下筒栅板(7)分离,避免了下筒(5)因冷却水温度低而发生冷剂污染;上筒(6)所采用上筒栅板(10)为双栅板并排布置结构,上筒上层多孔板(11)和上筒下层多孔板(12)上的开孔错开布置,冷剂液滴实现三重分离,一部分冷剂液滴依靠重力下落,一部分冷剂液滴被上筒上层多孔板(11)和上筒下层多孔板(12)阻挡下来,一部分冷剂液滴被上筒栅板(10)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77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