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1699.2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3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全;金红旗;杨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林怡妏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昌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案 高频 电流 检测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2套计量合格的200mm周长柔性电流探头A柔性电流探头B分别测试IGBT电流和线盘电流,再将BNC输出接口连接示波器后,柔性电流探头极大方便了电磁炉单管方案IGBT选型和线盘截面积的设计与量化测评,对原电磁炉包括单炉或多头灶进行线盘高频电流的隔离检测,通过采样电阻产生精确的高频电流,连接到DSP的AD接口电路,通过DSP的通讯电路可以同时与原电磁炉的触摸显示板或电脑进行隔离串口通讯,触摸显示板再与各电磁炉控制板进行隔离串口通讯,实现锅具识别和锅具兼容性闭环控制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高频电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从市场角度看电磁炉包括单炉和多头灶,由于历史和成本的原因,绝大多数采用单管方案,其加热标准锅尚可,加热异常锅可能遭遇无法预知的高频电流而导致IGBT和线盘烧毁,客户体验差,随着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对电磁炉性价比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从企业角度看人才梯队仅仅熟悉8位MCU而对32位DSP不甚了解,电磁炉设计仍处于粗放式低频设计与用户功能开发阶段,没有IGBT和LC量化设计标准和锅具兼容性标准,低成本的8位MCU往往没有高频电流检测功能,导致锅具识别存在误判问题,锅具兼容性设计欠佳,此外,企业对电磁炉的测评,有的干脆不测试IGBT和线盘高频电流,有的虽然采用了进口昂贵的高频电流钳,但是由于高频电流钳体积大,根本无法直接测试各种电磁炉各种形状散热片下隐藏的IGBT电流,被迫在电磁炉底壳上挖开一个很大面积的豁口至少:3cmx6cm,然后用锋利刀片切断主板IGBT-C极之间的PCB,再找长约5~7cm的铜线穿过电流钳连接IGBT的C极,由于单管采用LC并联谐振,对5~7cm的铜线漏感非常敏感,导致单管谐振稳定性变差,同时示波器波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因此不能确认电磁炉IGBT高频电流的真实性,更不方便长期测试多头灶各种锅具的高频电流,就无法进行IGBT选型和量化测评,即使测试完成后,又要拆除铜线后补焊C极,可能引起短路或虚焊,底壳的豁口影响风道,又需要胶带封闭。
因此,需要提供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单管方案线盘高频电流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基于单管方案的IGBT和线盘高频电流的开环式检测系统和包括基于单管方案的线盘高频电流的闭环式检测与控制系统,所述基于单管方案的IGBT和线盘高频电流的开环式检测系统包括2套柔性电流探头A和柔性电流探头B,所述柔性电流探头A测试IGBT电流,所述柔性电流探头B测试线盘电流,且柔性电流探头A和柔性电流探头B再通过BNC输出接口与示波器连接;所述基于单管方案的线盘高频电流的闭环式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原电磁炉、线盘高频电流隔离检测电路和DSP检测与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原电磁炉由触摸显示屏通过隔离串口通讯A和隔离串口通讯B分别控制A相和B相的两个炉头。
优选的,所述线盘高频电流隔离检测电路包括4组,每组所述线盘高频电流隔离检测电路的被测线盘L1穿过高频电流互感器CT1,所述高频电流互感器CT1输出分别接桥式整流桥,且输出电流通过精密采样电阻R1转为电压,电压=R1x(被测电流/匝比),R2和上拉至DSP电源电压3.3V的D5联合对过载电流钳位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1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