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化锗的药剂H-HJ0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4042.1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和晓才;施辉献;徐庆鑫;李伊娜;袁野;任玖阳;和秋谷;许娜;任婷;徐远;袁威;刁微之;闫森;李庆;张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41/00 | 分类号: | C22B41/00;C22B5/02 |
代理公司: |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9 | 代理人: | 谢乔良 |
地址: | 65002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 药剂 hj01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Ge的药剂H‑HJ0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活化Ge的药剂H‑HJ01是由原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黄磷、氯化钠经络合反应制备得到。所述的活化Ge的药剂H‑HJ01的制备方法包括络合反应、减压蒸馏、冷却结晶、风冷干燥处理步骤。应用为所述的活化Ge的药剂H‑HJ01在富集低品位锗矿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活化Ge的药剂H‑HJ01能有效的提高火法富集Ge的回收率,奠定了制备锗化学品的基础,本发明所述的活化Ge的药剂H‑HJ01应用到含锗铜精矿火法富集锗,锗的综合回收率大于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化锗的药剂H-HJ0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稀散金属锗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世界各国都把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其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材料、航空航天、核物理探测、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产业以及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推动,全球锗产品的需求强劲,2019年后锗供应就转缺口。全球探明的锗储量8600吨,其中美国储量占全球的45%,中国占全球的41%。我国锗储量分布在内蒙和云南,两省合计占国内80%,其中内蒙占46%,云南占34%。锗主要伴生于铅锌矿及褐煤中,我国锗产品主要来自于这两类矿产资源,我国供给了全球71%的锗产品。锗伴生于其它矿产资源较少,其综合利用技术相对不成熟。
锗的提取目前国内外的主要方法有:经典氯化法、挥发法、锌粉置换法、蒸馏法(碱土金属氯化蒸馏法)、烟化法、萃取法(液膜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但经典氯化法、锌粉置换法、萃取法(液膜萃取法)、离子交换法都是基于从富集后的锗原料(烟尘或含锗水溶液)中提取、分离与富集锗。而锗的富集还主要是通过选矿和火法富集,由于锗在原生矿中不单独成矿,与铅锌、褐煤等伴生,通过选矿很难分离出单独的锗矿,所以锗的富集都是先通过火法富集成烟尘或煤灰后再用湿法富集。火法富集时由于矿样或渣结构稳定,成分多,组分复杂,相互嵌套包裹,锗综合回收率普遍偏低,经济效益不佳。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化锗的药剂H-HJ01;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活化锗的药剂H-HJ01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活化锗的药剂H-HJ01的应用。
本发明针对锗物料火法富集时不易还原挥发和挥发率低的问题,制备用于活化锗火法富集的药剂H-HJ01,该药剂活性好,制备方法环境友好,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活化锗的药剂H-HJ01是由原料二氧化硫、氢氧化钠、黄磷和氯化钠经络合反应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Ⅰ液的配制、Ⅱ液的配制、药剂配制和后处理步骤,具体包括:
A、Ⅰ液的配制:将配方配比的氢氧化钠配制成浓度为90~1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Ⅰ液;
B、Ⅱ液的配制:将配方配比的氯化钠中加入氯化钠质量15~50倍的水,搅拌溶解后再加入配方配比的经粉碎过10目筛的黄磷,搅拌后得到Ⅱ液;
C、药剂配制:将Ⅰ液与Ⅱ液置于反应罐内,同时通入配方配比的二氧化硫进行络合反应和均化得到络合反应液a;
D、后处理:将络合反应液a经减压蒸馏得到蒸馏残液b;将蒸馏残液b冷却结晶、干燥后得到目标物化锗的药剂H-HJ01。
具体操作如下:
(1)Ⅰ液的配制:配制氢氧化钠溶液;(2)Ⅱ液的配制:在密闭罐里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和一定重量的NaCl,再加入粉碎的黄磷;(3)Ⅰ液喷入Ⅱ液的同时,通入SO2气体(管路插入密闭罐底部)反应制备得Ⅲ液;(4)Ⅲ液减压蒸馏后冷却结晶得固体活化Ⅰ;(5)固体活化Ⅰ风干得锗活化药剂H-HJ01。
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短且简单,工序易操作,制备的该活化药剂对锗的选择性好,促进锗的还原与挥发,大大降低熔渣对锗的捕集,很好的改善熔渣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4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渐变腮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