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4105.3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黎铧蓬;马钦仕;李成祥;周言;陈丹;汤靖;陈欣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役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回收 产物 分离 收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涉及到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回收舱,所述回收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回收舱的表面开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对导向环,一对所述导向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收舱的表面,所述导向环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舱门,所述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导向环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另一端贴合在所述舱门上。本发明结构合理,实现了通过加工组件上的脉冲放电设备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脉冲放电分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会产生正极活性物质,然后正极活性物质会通过环带进行回收,再通过清扫刷的转动将环带内部的物质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行业发展迅速,其可以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极为显著。对此,加强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是将电池中的有用组分,根据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把它们分离出来,实现正极活性物质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进行回收的时候,由于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分解回收的技术不成熟,锂离子电池单体的一致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退役的锂离子电池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极易出现电池短路过热,引起电解质的燃烧甚至是爆炸起火,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状态不稳定,在运输过程中假如不进行合理的封装和安全处理,也有可能造成短路、起火,甚至爆炸,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实现了通过加工组件上的脉冲放电设备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脉冲放电分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会产生正极活性物质,然后正极活性物质会通过环带进行回收,再通过清扫刷的转动将环带内部的物质进行收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回收舱的产物分离收集设备,包括回收舱,所述回收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开设有装配孔,所述回收舱的表面开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对导向环,一对所述导向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收舱的表面,所述导向环上开设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舱门,所述舱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导向环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另一端贴合在所述舱门上,所述回收舱的顶端贴合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还包括拉升组件、加工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拉升组件用于配合加工组件进行使用,所述加工组件用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使用,所述固定组件用于配合所述顶盖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拉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顶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
优选的,所述顶盖上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二固定座,一对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贴合有所述第一拉绳。
优选的,所述加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绳另一端的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桁架上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对安装板,一对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脉冲放电设备。
优选的,所述框架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带上,所述环带滑动连接在所述回收舱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环带为多个同心圆隔板的同心圆槽,所述同心圆槽的上部为开口,所述环带的底部用细网纱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4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