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及其药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3974.2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冯高飞;陈若;钟元涛;易舒婧;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高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8945;A61P11/02;A61P37/08;A61K31/045;A61K35/32 |
代理公司: | 郑州坤博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221 | 代理人: | 朱海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中药 配方 及其 药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尤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及其药液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配方及质量份组成:麻黄5‑10份,细辛1‑3份、辛夷5‑10份,苍耳子5‑10份,白芷10‑15份,防风10‑15份,黄芪15‑30份,党参15‑30份,白术15‑30份,茯苓15‑30份,熟地15‑30份,山药15‑30份,鹿角胶5‑10份,枸杞15‑30份,淡附片10‑15份,麦冬5‑10份,五味子5‑10份,当归尾10‑15份,三七5‑10份,藿香10‑30份,黄酒10‑20份。本复方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苍耳子散、当归补血汤、右归丸加减演变而成,通过温补肺肾、益气活血、散寒通窍,改善肺肾虚寒之本,调节血瘀络阻之标,获得了持久改善鼻塞流涕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尤指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及其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是由于鼻甲黏膜充血水肿导致交替性鼻塞伴或不伴流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鼻炎的病因复杂,和机体的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解剖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感染及局部药物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的鼻塞流涕可导致患者大脑缺氧,出现睡眠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同时夜间交替性鼻塞导致患者长期用口呼吸,会引起牙齿畸形,诱发中耳炎等疾病。
现代医学对鼻炎的治疗主要以手术、皮质内固醇激素、抗组胺药物及血管收缩剂等为主。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鼻塞及流鼻涕症状,但耐药后鼻塞流涕较前更加严重,并出现鼻腔干燥、鼻腔变形及药物性鼻炎,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鼻炎症状。
鼻炎等同于中医学的“鼻渊”、“鼻窒”等病名,主要由于素体虚寒,气虚血瘀,鼻窍不通所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及其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温补肺肾、益气活血、散寒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属虚寒血瘀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方及质量份组成:麻黄5-10份,细辛1-3份、辛夷5-10份,苍耳子5-10份,白芷10-15份,防风10-15份,黄芪15-30份,党参15-30份,白术15-30份,茯苓15-30份,熟地15-30份,山药15-30份,鹿角胶5-10份,枸杞15-30份,淡附片10-15份,麦冬5-10份,五味子5-10份,当归尾10-15份,三七5-10份,藿香10-30份,黄酒10-20份。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所制备的药液,根据上述中药配方及质量份制备而成。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配方所制备药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数比称取500-700份水,并与10-15份淡附片混合,加热,武火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继续煎煮20~45min;
S2,再往步骤S1中的药液加入麻黄5-10份,细辛1-3份、辛夷10份,苍耳子5-10份,白芷10-15份,防风10-15份,黄芪15-30份,党参15-30份,白术15-30份,茯苓15-30份,熟地15-30份,山药15-30份,枸杞15-30份,淡附片10-15份,麦冬5-10份,五味子5-10份,当归尾10-15份,藿香10-30份,加热,武火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继续煎煮20~45min,停止加热,过滤,取第一次滤液备用;
S3,按重量份数比称取300-500份水,加入到已提取第一次滤液后的滤渣中,武火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继续煎煮20~45min,停止加热,过滤,取第二次滤液;
S4,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构成第一混合药液;
S5,将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0-20份黄酒煮沸后倒入步骤S4制备的混合药液中并搅拌均匀,并构成第二混合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高飞,未经冯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3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