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柔性制冷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5392.8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兆群;高守成;金楷杰;张衡;杨哲;吴彦增;马国财;李恩辉;徐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喆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柔性 制冷 飞行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柔性制冷飞行器,包括:获取飞行器舱体内部预设位置的实时温度值;计算所获取的实时温度值与当前飞行器舱体内理想温度值的差值、热流和焓值,确定温度控制所需的能量损耗量;基于所述能量损耗量计算得出制冷介质流速;根据所获得的制冷介质流速对飞行器舱体内部温度进行调控。通过设计柔性制冷组件与制冷设备配合使用,相比传统制冷措施,更能适用飞行器舱体内部的异形结构,方便设置于飞行器舱体内的各个部位,且柔性制冷组件所采用的柔性主体能够适应恶劣的飞行环境,起到良好的防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优化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及柔性制冷飞行器。
背景技术
飞行器高速飞行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气动加热和设备发热以使飞行器舱体内部温度升高。由于固体燃料飞行器加速快过载大,飞行过程中气动加热比液体燃料飞行器严重的多,致使一些固体燃料飞行器的舱体结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不得不使用耐热性能好的复合材料或者涂覆防热层,但是随着飞行器所经历的热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防热要求,无法在恶劣飞行环境下根据飞行任务要求保持飞行器舱体内的温度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飞行器舱体内部温度使其能够适应恶劣飞行环境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温度控制系统的柔性制冷飞行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温度控制系统调节飞行器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飞行器舱体内部预设位置的实时温度值;
计算所获取的实时温度值与当前飞行器舱体内理想温度值的差值、热流和焓值,确定温度控制所需的能量损耗量;
基于所述能量损耗量计算得出制冷介质流速;
根据所获得的制冷介质流速对飞行器舱体内部温度进行调控。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获取飞行器舱体内部预设位置的实时温度值,包括:
获取飞行器天线安装位置及飞行器仪器舱段内部的实时温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飞行器舱体内部预设位置的实时温度值;
散热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所获取的实时温度值与当前飞行器舱体内理想温度值的差值、热流和焓值,确定温度控制所需的能量损耗量,并基于所述能量损耗量计算得出制冷介质流速;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通过制冷介质的流动调节飞行器舱体内部的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热确定模块计算得出的制冷介质流速对温度调节模块进行控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温度值获取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配置于所述飞行器舱体内飞行器天线的安装位置及飞行器仪器舱段,用于获取所述飞行器舱体内部预设位置的实时温度值。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制冷设备和与所述制冷设备连通的柔性制冷组件;
所述制冷设备内包括制冷介质,所述制冷介质能够循环流动于所述柔性制冷组件,以对飞行器舱体内的温度进行调控。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柔性制冷组件包括柔性主体以及内置于所述柔性主体内的冷却回路;
所述冷却回路与所述制冷设备连通,所述制冷介质能够在所述冷却回路内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5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