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6084.5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平;李绍成;姜维;王来永;程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G01N21/01;G01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腐蚀 成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成像装置主体包括底座、检测模块、试件台座,试件台座可动地设置在底座上,试件台座内设置有钢丝试件体,检测模块设置在底座上,钢丝试件体穿设在检测模块中,试件台座带动钢丝试件体移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试件台座则可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检测模块安装在底座上,而试件台座内安装有钢丝试件体,进一步地将钢丝试件体穿过检测模块,试件台座可以带动钢丝试件体移动,进而检测模块可以对钢丝试件体的表面进行拍照,通过拍照获取到钢丝试件体的高清腐蚀图像,效率高;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测试精度,以解决目前腐蚀测试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表面腐蚀量测试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跨缆索支承桥梁数量众多,拉吊索作为该类型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极易受到环境腐蚀介质侵蚀而腐蚀,对桥梁的运营养护及其不利。
目前拉索腐蚀测试主要采用称重法。称重法虽具有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是称重法不能给出腐蚀在拉索钢丝上的分布。腐蚀在拉索钢丝表面的分布目前仍较多采用量尺测量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效率较低,且测试腐蚀深度的误差较大。因此,在进行拉索腐蚀量测试时,迫切需要一种快捷可靠的测试方法。本发明专利融合现代先进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图像技术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以解决目前腐蚀测试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所述成像装置主体包括底座、检测模块、试件台座,所述试件台座可动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试件台座内设置有钢丝试件体,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钢丝试件体穿设在检测模块中,所述试件台座带动钢丝试件体移动,使得所述检测模块对钢丝试件体进行腐蚀成像检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架、多个检测部,所述检测架通过多个竖直杆设置在底座上,多个所述检测部均布在检测架上,所述检测部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测距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包括两个架板、检测电机、传动轴以及辅助轴,两个所述架板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传动轴、辅助轴设置在两个架板之间并穿过试件台座,所述传动轴与试件台座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轴与试件台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架板上并与传动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所述试件台座的底架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传动轴穿设在两个第一过孔内,所述辅助轴穿设在两个第二过孔内,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内设置有轴座,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轴座并与该轴座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还包括:位移检测机构,所述位移检测机构包括立柱、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试件台座的一侧,所述水平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立柱上并与钢丝试件体对应,用于检测所述钢丝试件体的水平位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所述试件台座的试件框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模块,两个所述固定模块位于所述检测模块的两侧,所述钢丝试件体的端部设置在固定模块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拉索钢丝腐蚀成像装置,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盒、扶正机构、第一转紧机构、外机部以及第二转紧机构,所述固定盒设置在试件框上,所述扶正机构、第一转紧机构、第二转紧机构依次设置在固定盒内,所述外机部设置在固定盒的外顶部并与第一转紧机构、第二转紧机构转动连接,所述钢丝试件体依次穿过扶正机构、第一转紧机构、第二转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6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个性化软胶囊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供油系统的控制柱塞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