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硅烷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0223.1 | 申请日: | 202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0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华;刘殿忠;陈英楠;丁伟涛;高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4;H01M10/052;C01B32/05;C01B33/027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何美琴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硅烷 制备 复合材料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硅烷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和应用,至少包括操作步骤:S1)、将多孔碳原料放置到反应釜中,在真空环境下,向反应釜中通入由对溶液进行加热后形成的蒸汽,在加热条件下,实现在多孔碳颗粒上的液态硅烷沉积,得到硅碳前驱体材料;其中,溶液由聚碳硅烷、有机催化剂以及有机溶剂混合而成;S2)、在露点≤‑20℃的环境下,将上述步骤S1)得到的硅碳前驱体材料转移到气相沉积炉中,在加热条件下,向气相沉积炉中通入呈气化状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硅碳前驱体材料上进行气相沉积;本发明不仅保持了液态硅烷法制备硅碳材料的基础技术优势,而且本申请所得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好,应用于电池后的性能表现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硅烷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了采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当前技术中,采用硅烷裂解法制备得到的硅碳材料以其能量密度高、膨胀低、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应用于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中。然而由于气体硅烷裂解法制备对环境要求高,且裂解温度较高造成其硅晶粒较大,膨胀略高,同时SiH4裂解产生的H2尾气遇到空气安全隐患比较大,使其难以大批量生产,且制造成本高;而通过液体硅烷裂解法制备硅碳材料具有对制造环境不苛刻、反应温度低且安全隐患小等优点,但是其由于裂解温度低,纳米硅及其无定形碳的结构稳定性差,使其存储及其首次效率偏低,因此通过液体硅烷裂解法制备硅碳材料还难以真正地在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中进行应用。
公开号为CN114556621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提出:将硅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混合物;将多孔碳材料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混合搅拌,然后加热去除溶剂,并将得到的产物烘干,得到烘干产物;将烘干产物进行高温裂解,得到Si-M-C@多孔碳材料;在Si-M-C@多孔碳材料的表面上形成导电碳层,得到负极材料;该方法虽然提及了制备液态硅烷,然而其在实施时,对液态硅烷进行烘干,然后同样需要采用高温裂解条件对烘干物进行硅烷裂解,造成液体硅烷裂解法制备硅碳材料的本身优势也随之消失。
为此,基于本申请人在本领域的专注研究经验,希望寻求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硅烷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和应用,不仅保持了液态硅烷法制备硅碳材料的基础技术优势,而且本申请所得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好,应用于电池后的性能表现优异,有力推进了将液态硅烷法制备硅碳材料批量应用于高比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进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态硅烷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多孔碳原料放置到反应釜中,在真空环境下,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由对溶液进行加热后形成的蒸汽,在加热条件下,实现在所述多孔碳颗粒上的液态硅烷沉积,得到硅碳前驱体材料;其中,所述溶液由聚碳硅烷、有机催化剂以及有机溶剂混合而成;
S2)、在露点≤-20℃的环境下,将上述步骤S1)得到的硅碳前驱体材料转移到气相沉积炉中,在加热条件下,向所述气相沉积炉中通入呈气化状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所述硅碳前驱体材料上进行气相沉积;
S3)、得到作为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金属掺杂无定形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
优选地,在所述溶液中,聚碳硅烷:有机催化剂:有机溶剂的质量比范围为100:1-50:500-1000,优选为100:1-20:500-1000,更优选为100:1-10:500-1000;将所述聚碳硅烷和有机催化剂添加到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后得到所述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东营胜华盈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0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