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2073.8 | 申请日: | 202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8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君;耿卫东;吴彦;李玉明;陶新利;吴肇峰;王涛;赵苏永;邵梅;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2 | 分类号: | H02G11/02;E21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张传宏 |
地址: | 2017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包括电缆夹组件,电缆夹组件一端连接在采煤机拖缆装置上,绕过远端拖缆车上的旋转圆筒,沿电缆槽长度方向穿过拖绳限缆装置下部的底托架,另一端安装在机头处,拖绳限缆装置与拖缆装置均安装在采煤机上;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拖绳限缆装置上,另一端固定在机尾钢丝绳固定架上;拉力传感器可以对电缆夹组件和钢丝绳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的拉力分别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电缆槽分层板组件将电缆槽内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机头机尾相对位置可根据左右工作面互换安装位置。本发明无需外部动力,依靠采煤机同步运动,电缆夹组件在电缆槽内滑动过程中不会掉落,且钢丝绳不会甩出,能够保证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作业过程中需要供电电缆和冷却水管为其供电和冷却降尘,电缆和水管一般置于电缆夹板中。目前,煤矿工作面采煤机的拖缆装置主要通过电缆夹组件拖曳电缆和水管,电缆和水管在输送机的电缆槽内可靠地来回拖动。电缆和水管进入工作面后安装在刮板输送机的电缆槽内,最终连接到电控箱中和水阀上。当采煤机在薄煤层、大倾角、自动化工作面斜切进刀过程中会出现电缆夹组件叠加三层的情况,极易折断电缆和水管,电缆夹组件超过电缆槽高度,极易掉落电缆槽外。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电缆夹组件在电缆槽中始终保持两层的自动拖缆装置。
为解决电缆夹组件拖动问题,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自动拖缆装置,但多为需要从外部单独提供动力的自动拖缆装置。外部动力系统带动电缆夹组件运动,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增加了单独的驱动机构,而且在采煤机急停时,配套的拖缆装置无法同步停机,仍会存在电缆夹组件叠加的情况,会造成电缆和水管的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依靠采煤机自带动力,实现保持同步移动,自动拖动电缆夹组件,实现电缆夹组件在电缆槽中始终保持两层,解决了电缆夹组件叠加三层,运行时极易掉落槽外、需要人工拖、扶电缆的难题,且保证钢丝绳不会被甩出,提高了安全性。该装置安全、可靠、稳定,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煤机的作业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包括机头定滑轮组件、电缆夹压板组件、中部定滑轮组件、拖绳限缆装置、拖缆装置、电缆夹组件、拖缆车、钢丝绳、机尾定滑轮组件、钢丝绳固定架、电缆槽分层板组件,所述机头定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刮板输送机机头处,电缆夹压板组件安装在刮板输送机机头的上端,所述中部定滑轮组件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所述拖绳限缆装置固定安装在采煤机一侧行走箱上,所述拖缆装置并排固定安装在采煤机另一侧行走箱上,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拖绳限缆装置和所述拖缆车相连,所述机尾定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刮板输送机机尾处,所述钢丝绳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刮板输送机机尾处,所述拖缆车行走在电缆槽内,所述电缆槽分层板组件通过螺钉紧固件固定安装在电缆槽内。
所述拖绳限缆装置包括固定板、连接套筒、连接杆、底托架、拖缆装置底座,固定板的一侧与连接套筒连接,连接套筒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末端与底托架连接,底托架的末端与拖缆装置底座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拉力传感器联接块,所述拉力传感器联接块上安装有拉力传感器。
所述电缆夹组件一端连接在所述拖缆装置上,所述电缆夹组件绕过所述拖缆车上的旋转圆筒,沿着电缆槽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拖绳限缆装置下部的底托架,另一端由所述电缆夹压板组件安装在机头处。
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在所述拖绳限缆装置上,然后绕到所述机头定滑轮组件上,完成换向后经所述中部定滑轮组件再绕到所述机尾定滑轮组件上,完成换向后再绕到所述拖缆车上的滑轮上,再次换向后经机尾处定滑轮安装在钢丝绳固定架上。
所述拖缆车还包括拖缆车底座,所述旋转圆筒,拖缆车底座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一和T型底座二,旋转圆筒安装在底座一内,滑轮安装在T型底座二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2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