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3127.2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华启国;梁福秋;曹爱民;王兰;陈萍;计昊;梁钰;李婷;潘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5/62 | 分类号: | G01K5/62;G08B21/18;G01K5/64;G01K5/70;F16H57/023;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于利晓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震 接点 双金属温度计 | ||
本发明属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包括双组感温单元、减震单元、过温报警单元,所述双组感温单元与减震单元相连接,减震单元与过温报警单元相连接,当双金属感温元件二坏掉,只有连接轴一转动,带动锥齿轮一转动,带动锥齿轮三与连接杆一转动,带动锥齿轮四转动,带动锥齿轮五与锥齿轮六向两个相反方向自传,由于锥齿轮七不转动,带动带动支架一与支架二以连接杆二为轴做圆周运动,带动转盘一转动,锥齿轮九与连接轴三转动,带动下接头与连接件一转动,带动上接头转动,带动连接轴四与指针转动,进而显示温度,因此两组双金属感温元件很大程度降低感温元件损坏时,温度计无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金属温度计是将绕成螺纹旋形的热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器件,并把它装在保护套管内,其中一端固定,称为固定端,另一端连接在一根细轴上,称为自由端。在自由端线轴上装有指针。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器件的自由端随之发生转动,带动细轴上的指针产生角度变化,在标度盘上指示对应的温度;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945913.6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包括管道,管道的外壁顶端位置紧密焊接有与管道内部相连通的管道螺纹杆,管道的外壁顶端固定有固定座,管道螺纹杆穿过固定座的中间位置,固定座的顶壁靠近四角位置固定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上端位置设有顶板,四个支撑柱均穿过顶板并与顶板之间滑动连接,顶板的顶壁靠近四角的位置均紧密粘接有减震弹簧,顶板的顶壁上固定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内固定有双金属温度计本体,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一个感温元件,感温元件损坏时,温度计无法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使用两组感温元件配合工作,可共同工作,也可单独工作,很大程度降低单个感温元件损坏时,温度计无法使用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震型电接点双金属温度计,包括双组感温单元、减震单元、过温报警单元,所述双组感温单元与减震单元相连接,减震单元与过温报警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双组感温单元包括感温管、双金属感温元件一、连接轴一、锥齿轮一、双金属感温元件二、连接轴二、锥齿轮二、锥齿轮三、连接杆一、锥齿轮四、锥齿轮五、锥齿轮六、支架一、支架二、锥齿轮七、连接杆二、转盘一、锥齿轮八、锥齿轮九、连接轴三、螺纹接头、六角螺母,所述双金属感温元件一一端固定安装在感温管上,双金属感温元件一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一上,连接轴一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一,双金属感温元件二一端固定安装在感温管,双金属感温元件二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二,连接轴二与锥齿轮二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三啮合传动,锥齿轮三与连接杆一固定安装,连接杆一与锥齿轮四固定安装,锥齿轮四与锥齿轮五啮合传动,锥齿轮四与锥齿轮六啮合传动,锥齿轮六与支架一转动安装,锥齿轮五与支架二转动安装,支架一与支架二均固定安装在转盘一上,锥齿轮六与锥齿轮七啮合传动,锥齿轮五与锥齿轮七啮合传动,锥齿轮七与连接杆二固定安装,连接杆二与转盘一转动安装,连接杆二与锥齿轮八固定安装,锥齿轮二与锥齿轮八啮合传动,转盘一与锥齿轮九你和传动,锥齿轮九与连接轴三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感温管与六角螺母固定安装,连接轴三与六角螺母转动安装,螺纹接头与六角螺母固定安装。
进一步,所述减震单元包括转盘二、外壳一、下接头、连接件一、上接头、横架、转纽、中槽、边槽、连接板一、连接件二、连接件三、减震外筒、活塞、活塞杆、长杆、堵片一、堵片二、细孔、连接件四、连接板二、固定钉,所述转盘二与外壳一滑动安装,下接头与连接件一配合安装,连接件一与上接头配合安装,上接头与横架转动安装,外壳一与横架滑动安装,横架与转纽固定安装,外壳一与转纽转动安装,中槽设置在外壳一上,边槽设置在外壳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3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约化送排式隧道风塔
- 下一篇:一种环形或筒形结构的模态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