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4666.8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龙腾;叶年辉;张宝收;史人赫;孙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0/42 | 分类号: | F42B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弹 角度 旋转 变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属于导弹入水增稳领域。本发明包括导弹头部、弹体、内齿轮、齿轮、支撑杆、弹簧、弹簧固定销、限位键、限位滑轨。导弹头部的底面上方设有与底面平行的限位键,弹体设有与顶端平面平行的限位滑轨,通过弹体上的限位滑轨与导弹头部上的限位键配合固定,导弹头部与弹体之间转动配合。导弹在空中飞行时维持其原有的对称结构,导弹快要接近水面时通过使原有导弹头部旋转变形,提前将导弹头部位置向下偏转,降低接触水面时受到的非对称力,避免出现“打水漂”、水面反弹、入水后钻出水面等现象。导弹完全入水后通过导弹头部旋转恢复其原有对称结构,使导弹入水之后保持预定弹道飞行,提升导弹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入水增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反舰导弹打击水上舰体时通常以小角度入水,在水线附近直接贯穿舰艇,引爆并破坏其重要的部位。导弹与海平面成小角度入水会激起周围流体的运动,同时该运动会对导弹结构体产生反作用力。特别是在撞水阶段,导弹头部会受到极大的反作用力,强大的反作用力不仅会对导弹起到减速作用,还会使得导弹头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形。
导弹小角度入水时弹体下侧会预先接触水面,导弹下侧受到水面向上的作用力,导弹入水过程中受到的非对称力由此产生。导弹受非对称力会造成导弹头部向上偏转,甚至出现“打水漂”、水面反弹、入水后钻出水面等现象,导致导弹偏离原来的弹道。可以看出,导弹这种小角度入水方式对打击效果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导弹精准打击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导弹在空中飞行时维持其原有的对称结构,导弹快要接近水面时通过使原有导弹头部旋转变形,提前将导弹头部位置向下偏转,降低接触水面时受到的非对称力,避免出现“打水漂”、水面反弹、入水后钻出水面等现象。导弹完全入水后通过导弹头部旋转恢复其原有对称结构,使导弹入水之后保持预定弹道飞行,提升导弹精度。
所述小角度指角度在20°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包括导弹头部、弹体、内齿轮、齿轮、支撑杆、弹簧、弹簧固定销、限位键、限位滑轨。
导弹竖直方向放置时,所述导弹头部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角度为β,所述弹体的顶端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也为β。
导弹头部的底面上方设有与底面平行的限位键,弹体的顶端位置设有与顶端平面平行的限位滑轨,通过弹体上的限位滑轨与导弹头部上的限位键配合固定,导弹头部与弹体之间转动配合。
通过导弹头部旋转改变导弹的外部形状,旋转前导弹头部的对称轴线与旋转后导弹头部的对称轴线之间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且夹角α的大小是导弹头部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与弹体的顶端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的两倍。
导弹头部最顶端位置向下移动距离为h。
所述齿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端,内齿轮安装在导弹头部的内测,齿轮与内齿轮啮合。
所述弹簧固定销用限制电动机的径向移动,弹簧固定销安装在弹体内侧位置,所述弹簧一端安装在弹簧固定销上,另一端安装固定在电动机上。
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弹体内侧,用于支撑电动机。
所述电动机底端通过支撑杆支撑,侧边与弹簧连接。
所述齿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端,内齿轮安装在导弹头部的内侧,通过齿轮与内齿轮啮合驱动导弹头部的转动,导弹头部向接近水面方向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小角度指角度范围在5°至15°。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导弹小角度入水旋转变形增稳装置的工作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4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