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间土清除施工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7106.8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崔新淑;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E02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间土 清除 施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间土清除施工的设备,包括车体以及安装于车体上用于对桩间土进行清除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架、与支撑架连接安装的支撑臂以及安装于支撑臂上端的钻杆机构,所述钻杆机构可相对于支撑臂转动实现对桩间土不同位置进行清除;本技术方案的桩间土清除设备,通过将车体运行到指定位置,操作清除设备的钻杆机构对标记的清除区域进行依次施工,再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除,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间土清除施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桩间土,是指设计桩顶标高至设计基础垫层底标高之间的人工土方,一般需要人工完成,目前,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基坑土壤基本会预留20-30公分的厚度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清除,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扰动原状土。
现有的施工一般采用小型的挖机配合人工或者全部由人工施工完成,但是人工作业需要随时测量掘进深度以保证清除的厚度达标,采用小型挖机以及人工均不能达到一次施工即可保证挖掘深度的要求,而且如果遇到土质比较硬且难挖的时候,采用传统方式更加难以满足施工需求,因此导致施工进度延后。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桩间土清除施工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技术方案的桩间土清除设备,通过将车体运行到指定位置,操作清除设备的钻杆机构对标记的清除区域进行依次施工,再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除,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一种桩间土清除施工的设备,包括车体以及安装于车体上用于对桩间土进行清除的清除装置,所述清除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撑架、与支撑架连接安装的支撑臂以及安装于支撑臂上端的钻杆机构,所述钻杆机构可相对于支撑臂转动实现对桩间土不同位置进行清除。
进一步,所述钻杆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臂上端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后端的钻杆电机、安装于壳体内配合钻杆电机使用的联轴器、与联轴器连接安装的驱动轴以及配合驱动轴使用的钻杆组件,所述钻杆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使得钻杆组件转动。
进一步,所述钻杆组件包括钻头箱、安装于钻头箱内的输出轴以及设置于输出轴上用于配合驱动轴使用的输出锥齿,所述驱动轴端部设置有配合输出锥齿啮合传动的驱动锥齿。
进一步,所述钻头箱内形成有用于配合输出轴使用的推力轴承,所述钻头箱上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与推力轴承之间设置有油封。
进一步,还包括配合钻杆组件使用的钻杆体,所述钻杆体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加强肋片。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臂转动的支撑架电机,所述支撑臂上端设置有配合钻杆机构使用的上定位板,所述支撑臂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定位板转动的支撑臂电机。
进一步,还包括辅助连杆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铰接于上定位板端部的辅助扭臂以及铰接于辅助扭臂下端的下扭臂,所述下扭臂端部铰接安装于支撑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桩间土清除设备,通过将车体运行到指定位置,操作清除设备的钻杆机构对标记的清除区域进行依次施工,再配合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清除,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钻杆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图5为钻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7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