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探测报警的高屏蔽导体退火并线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2650.1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3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姚迎国;瞿峰;崔亮;张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长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捷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探测 报警 屏蔽 导体 火并 线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探测报警的高屏蔽导体退火并线装置及工艺,涉及退火并线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多条副线和主线经过退火‑并线后绞合形成的导体总线因为金属冷却时的异位回弹形变量,破坏了导体总线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到电缆性能,如降低电缆的游离特性和击穿强度等等问题,所以采用多个位移传感器配合每股副线相对于主线的位移量,以此直接反馈出并线评估等级,结合并线评估等级,生产三种信号,可以独立执行:正常运行、二压回量动作以及人工干预操作,其目的是:对退火‑并线‑冷却后的导体总线进行二次补偿,保证结构稳定性,并且使用到整体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参数,以此进一步达到提高协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火并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探测报警的高屏蔽导体退火并线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顺应当前各领域的使用要求,对电缆特性要求有所增加,如高屏蔽电缆,其原理是在导体的外部增设屏蔽层,屏蔽层包括绝缘橡胶外层和内里金属编织网层等,具体可参考CN111799030A高频无峰值屏蔽电缆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过程分为:将多根处理完成的单丝绞合成电缆导体,此处为并线步骤,再对绞合后形成的电缆导体外部覆盖多种材料(如绝缘层、屏蔽层等)。
具体到电缆生产过程来说明,多根单丝缠绕在一根主单丝上绞合成电缆导体,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降低单丝硬度提高塑性,会对每根单丝的进行退火处理,便于单丝的弯曲绕弯,待绞合完成的电缆导体自然冷却后,再对电缆导体缠绕金属编织网以及施加橡胶绝缘层。
将多根单丝绞合成一体的目的在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面积,以此提高电力的载流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然冷却这一过程,弯曲缠绕在主单丝外部的多根单丝发生不规则回弹形变,即代表着:单丝之间并非处于完全紧密缠绕的状态,导体上某处位置中的单丝之间存在间隙,破坏了导体整体结构稳定性,并且针对后续缠绕金属编织网或施加橡胶绝缘层此类工序带来影响,如造成金属编织网或橡胶绝缘层出现鼓包、褶皱等问题,并且在投入使用时,结构稳定性的破坏会给整体导体电能输送过程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对电缆性能的影响,如降低电缆的游离特性、击穿强度、抗弯折能力等。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探测报警的高屏蔽导体退火并线装置及工艺,用于解决当前多条单丝经过退火-并线后绞合形成的导体因为金属冷却时的不规则回弹形变,破坏了导体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到电缆性能,如降低电缆的游离特性和击穿强度等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智能探测报警的高屏蔽导体退火并线装置,包括绞线轮盘和导体总线,所述导体总线包括一条主线和多条副线,多条所述副线以螺旋形缠绕在主线上,所述绞线轮盘一侧设置有拉线套筒组件,所述拉线套筒组件沿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退火部、一节套、冷却检测部、二节套和人工操作部,所述主线和副线贯穿绞线轮盘,且主线和拉线套筒组件的轴线与绞线轮盘的圆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多条所述副线沿主线呈环形阵列设置;
所述冷却检测部圆周外壁上安装有多个位移传感器,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设置数量与副线的股数相等,且多个位移传感器沿水平方向呈线性等距设置,且每两个相邻位置上的位移传感器的间距等于两条相邻位置上的副线的间距;
所述冷却检测部对应位移传感器的内壁位置上安装有隔热套,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传动端上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分别贯穿冷却检测部和隔热套,且传动杆末端安装有滑线块,所述传动杆位于隔热套的内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顶位弹簧,所述顶位弹簧一端与隔热套内壁顶端之间相连接,所述挡板在隔热套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滑线块为半环形或球形,且滑线块与副线外壁相匹配;
所述二节套内部设置有两个半月板,两个所述半月板沿导体总线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二节套外部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位置对应半月板的设置位置,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贯穿二节套且与半月板外壁中心点之间相连接,两个所述半月板、一节套与导体总线相交处开设有配线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长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长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2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