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优异润滑和防锈性能的环保型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4323.X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爱;杜长合;于童童;张立强;周峰;刘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40/22;C10N30/06;C10N30/12;C10N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优异 润滑 防锈 性能 环保 型水基 切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润滑和防锈性能的环保型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切削液技术领域。包括水、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碳点复合物,所述水、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碳点复合物的质量比为40~60:40~60:0.1~2,所述柠檬酸‑碳点复合物包括柠檬酸和碳点。本发明的水基切削液可以在轴承钢等金属摩擦副表面实现超润滑,并且其磨合期较短,原因在于:碳点可以牢固地吸附在摩擦副的表面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碳点内部的类石墨烯结构层间容易发生滑移以减少摩擦力;此外,柠檬酸可以和钢块表面发生络合,减少两摩擦副粗糙峰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润滑和防锈性能的环保型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削液(cutting fluid)是一种在金属切削加工行业普遍使用的液体,可以大幅度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少切削刀具的磨损,提高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因此,这就要求切削液具有优异的润滑、防锈、冷却、清洗性能。目前,按照组分可以将切削液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其中油基切削液往往冷却性能较差,使用成本较高,并且也会污染环境等,限制了其在工业切削领域的应用。而现有的水基切削液尽管具有较好的冷却和清洗性能,但是其润滑性能较差。中国专利CN113403131A以及CN113046163A公开的具有超润滑性能或超低摩擦系数的水基切削液尽管可以实现超润滑状态(摩擦系数小于0.01),但是其所需要的磨合期较长(200~1500s),当摩擦系数降低到0.01时实现超润滑状态时,摩擦副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磨损。
此外,由于切削液中水的存在,容易使刀具和工件表面生锈。目前,市售的商用切削液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防锈和润滑功能,因此发展设计一种同时具有极低摩擦系数和防腐防锈功能的切削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润滑和防锈性能的环保型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基切削液具有超润滑(摩擦系数小于0.01)性能且磨合期较短(30~150s)。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润滑和防锈性能的环保型水基切削液,包括水、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碳点复合物,所述水、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碳点复合物的质量比为40~60:40~60:0.1~2,所述柠檬酸-碳点复合物包括柠檬酸和碳点。
优选地,所述水、聚乙二醇和柠檬酸-碳点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0:10:0.2、10:15:0.1或30:20:0.5。
优选地,所述碳点的粒径为2~8nm。
优选地,所述柠檬酸-碳点复合物由柠檬酸经热解反应制得。
优选地,所述热解反应的温度为150~250℃,时间为20~60min。
优选地,所述热解反应的温度为200℃,时间为30min。
优选地,所述热解反应后还包括将所得热解产物分散在水中,得到分散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水对所述分散液进行萃取后,再进行旋蒸处理,得到所述柠檬酸-碳点复合物。
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包括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20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比为2~5:1;或者,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0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8000与聚乙二醇10000的质量比为2~5:1;或者,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20000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聚乙二醇8000与聚乙二醇20000的质量比为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4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