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间歇故障诊断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7486.3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郁明;王志成;蓝盾;程瑞;曾庆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间歇 故障诊断 剩余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间歇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线控转向系统进行建模,配置各个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线控转向系统的非线性键合图模型;
S2,根据线控转向系统的非线性键合图模型,推导出线控转向系统的解析冗余关系并建立故障特征矩阵,用于隔离出可能故障的元件,构成可能故障元件集合;
S3,利用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对间歇故障进行估计,从可能故障元件集合中识别真实的故障元件,以及辨识间歇故障元件每次故障的幅值、出现时刻和消失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间歇故障诊断和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部分、反馈电机部分、反馈电机减速器部分、反馈电机驱动器部分、转向电机驱动器部分、转向电机部分、齿轮齿条部分、前轮部分;
采用键合图理论对线控转向系统进行建模,线控转向系统的键合图模型包括:势源Se,流源Sf,阻性元件R,容性元件C,惯性元件I,流传感器{Df1,Df2,…,Df5},变换器TF,回转器GY,0-型结点,1-型结点;
线控转向系统的非线性键合图模型是基于键合图模型得到的,具体方式为:利用Stribeck摩擦模型将键合图模型中的阻性元件R的势流关系修改为如下形式:
e=Bf+Tcsignf+(Ts-Tc)e-dfsign(f)
式中,e表示势,f表示流;B表示为阻性元件R的黏摩擦力系数;Tc和Ts分别表示阻性元件R的库伦摩擦力矩和静摩擦力矩;d是Stribeck常数;
sign(·)为符号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控转向系统的间歇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线控转向系统的非线性键合图模型,推导出每个结点的本构关系,用已知变量或可测变量消除本构关系中的未知变量,推导出线控转向系统的解析冗余关系,表达式如下:
ARRλΞ,Df,U=0,λ=1,2,…,Λ
式中,ARR表示解析冗余关系,Λ表示解析冗余关系ARR的数量,ARRλ表示第λ个解析冗余关系;Ξ=Ξ1,Ξ2,…,ΞmT表示元件的参数;m表示非线性键合图模型中系统参数的数量;U表示系统的输入量;Df表示非线性键合图模型中的流传感器;
S22,通过对步骤S21中的解析冗余关系进行数值估计,得到相应的残差,当系统无故障时,每个解析冗余关系的残差均低于其故障阈值;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存在解析冗余关系的残差超出其故障阈值;
定义一个相干向量C=c1,c2,…,cΛ,其中,cλ定义如下所示:
式中,rλ为解析冗余关系ARRλ的残差,ελ为相应的故障阈值;
根据推导出的解析冗余关系,构建故障特征矩阵,如下表1所示:
表中,φ1,…,φP表示可能故障的元件集合;故障特征矩阵中的数值为0或1,若残差rλ对元件φp故障是敏感的,p=1,2,…,P,则该故障特征矩阵中的第p+1行第λ+1列的数值为1;否则数值为0;
Db为故障可检测性,若故障特征矩阵中某元件在各个残差下的取值至少有一个为1,则该元件故障即为可检测故障,对应的Db=1;若故障特征矩阵中某元件在各个残差下的取值均为0,该元件对应的Db=0;
为故障可隔离性,即在多故障条件下元件单独发生故障时的可隔离性,若元件的故障为可隔离,则对应的否则
S23,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若检测到有故障发生,则通过相干向量与故障特征矩阵进行比较,隔离出可能故障的元件,构成可能故障元件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74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