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1485.6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9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祚峤;毛瑞;施梦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52;C02F1/66;C02F1/24;C02F1/00;C02F7/00;C02F3/02;C02F10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2156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高氨氮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本发明将酸再生高氨氮废水与其余产线正常酸性废水进行分流处理,并在保留冷轧厂原有的酸、碱处理产线的基础上,增加应急池内曝气处理及气浮除铁环节,在达到了排放标准的同时实现排泥资源化,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酸再生废水的处理成本大大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低浓度不符合生产工艺的废酸,而废酸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因此利用酸再生系统对冷轧线产生的废酸进行回收,再进行除硅处理。但除硅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进行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含氨氮废水,此为钢厂排放废水中国氨氮超标的主要来源。除硅处理后的含氨氮废水与其余产线的正常酸性废水一同进入调节池,由于除硅处理后的含氨氮废水中氨氮含量波动较大,而且酸性废水处理工艺不包含去除氨氮的工艺手段,最终导致排放水氨氮含量并不稳定,无法确保废水稳定合格排放。
目前含氨氮废水主要通过空气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技术、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物理吸附法、折点加氯法、传统生化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其中,物理吸附法、折点加氯法、传统生化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对于冷轧厂产生的高氨氮废水无能为力;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未能进入工业大规模使用;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技术、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有能力处理高氨氮废水,但资金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不经济;空气吹脱法存在能耗偏高、废气需处理等问题。
而对于酸再生废水而言,由于来水周期不稳定、水量不稳定的特点,建造专门的氨氮处理设备性价比很低,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140343A公开了酸再生含酸废水的氨氮脱除装置及方法,上述公开的方案虽然可以将酸再生废水中的氨氮进行达标处理,但是需要单独建立处理系统,导致处理成本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不增加专门的氨氮处理生产线的情况下保证酸再生废水处理后能确保废水合格排放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如何能在不单独增加氨氮处理生产线或改变酸处理产线的情况下确保废水合格排放的酸再生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从而提供无需对酸处理产线进行改造也能稳定达到废水排放标准的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分流处理的实现过程为:通过给酸废水处理产线的每条入水管道单独安装阀门和氨氮测试仪,通过氨氮测试仪实现正常酸性废水和高氨氮废水的判断,当氨氮测试仪检测到来水为高氨氮废水时,可通过阀门切换将高氨氮废水运输到应急池中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酸废水处理产线的处理过程为:正常酸性废水依次进入中和槽、混凝槽、絮凝槽中分别进行pH值调整、混凝反应、絮凝反应,再进入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挡拉丝组件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冲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