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5918.5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5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陈曦;马学喜;王伟胜;杨辽;杜曼·依马买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1D21/02;G01W1/02;G06V20/10;G06V10/77;G06V10/762;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2 |
代理公司: | 六安立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4 | 代理人: | 黄炜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作物 干旱 监测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地面数据;
S2:对地面数据进行作物干旱类别标注;
S3:建立气象数据、遥感数据与地面作物干旱类别的反演模型;
S4:将反演模型应用到目标区域进行作物干旱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地面数据包括农田生理状况和生境信息的相关数据,所述农田生理状况和生境信息的相关数据具体包括0-10cm土壤水分、10-20cm土壤水分、0-10cm土壤温度、10-20cm土壤温度、冠层温度、2m空气温度、作物湿重、烘干后干重及样品相对含水量等,同时记录下样点所处地区的经纬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对地面数据进行作物干旱类别标注具体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采集的地面数据进行标注,标注的结果可作为反演模型建立的因变量数据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采集的地面数据进行标注具体包括对S1采集的地面数据进行K-means聚类算法处理后分成无旱、轻旱、中旱和重旱四类,且分类的的具体过程为:
通过样点数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性分析出与温度强相关性的数据类型,然后将样点数据中的强相关数据类型的数据与2m处的大气温度计算WDI实测值作为参考,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处理后,将样品被划分为无旱、轻旱、中旱和重旱四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反演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采用反向特征消除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指标进行降维,利用随机森林模型中特征重要性进行排序,在保证模型结果不降低的情况下,逐步消除特征重要性较低的指标,经过筛选后的指标作为反演因子;
基于样点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了作物干旱指数CDI,自变量为样点坐标对应的反演因子,因变量为样点的干旱等级标签,完成反演模型的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将反演模型应用到目标区域进行作物干旱的应用过程包括先对目标区域的农田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建立的反演模型,将多源数据转换为对作物干旱的定量评估,通过计算得出当前作物干旱状况,完成对当前作物干旱状况的定量分析;
所述目标区域的农田数据包括气象数据、遥感数据以及地面数据。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基于多源数据作物干旱监测方法建立的反演模型在农业干旱监测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59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