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间断供电电路及不间断供电电路的降压、升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7753.5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5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敏;蒋新忠;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2 | 分类号: | H02M5/12;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间断 供电 电路 降压 升压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及不间断供电电路的降压、升压方法,包括:逆变器,还包括:自耦变压器(1),用于将市电或者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第一交流电进行调压,并输出至耦合器(2);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初级(11)连接逆变器的输出,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连接耦合器(2);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接头顺序为第一接头TXN、第二接头TXL1、第三接头TXL2和第四接头TAP;耦合器(2),用于将调压后的第二交流电耦合至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本申请具有能够不间断供电,并且调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电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及不间断供电电路的降压、升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数据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用到很多块电路板,其中有些功能芯片、功能电路需要不间断供电。如何保证芯片、电路的不间断供电,以及当芯片、电路的电压不够高,并且电压过高时芯片、电路的供电电压正常,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芯片、电路的供电不会中断,并且获得足够的电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及不间断供电电路的降压、升压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不间断供电电路,包括:逆变器,还包括:
自耦变压器(1),用于将市电或者所述逆变器输出的第一交流电进行调压,并输出至耦合器(2);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初级(11)连接逆变器的输出,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连接耦合器(2);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接头顺序为第一接头TXN、第二接头TXL1、第三接头TXL2和第四接头TAP;
耦合器(2),用于将调压后的第二交流电耦合至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市电是否接入不间断供电电路的第一控制系统(3);所述第一控制系统(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市电的火线IPL和市电的零线IPN,所述第一控制系统(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耦合器(2)的输入端和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的零线OPN。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耦合器(2)中的开关系统(21)的开合,以达到控制所述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的接入比例的第二控制系统(4)。
优选的,所述耦合器(2),还包括:连接器(22);
所述连接器(22),包括:用于连接市电的零线IPN、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的零线OPN的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的第一接头TXN;还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一输入接口通过第一母线(221)连接至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的第二接头TXL1;第一输出接口通过第二母线(222)连接至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的第三接头TXL2;第二输入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通过第三母线(223)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自耦变压器(1)的次级(12)的第四接头TAP;
所述开关系统(21),包括第一继电器(211)和第二继电器(212);所述第一继电器(211),用于选择市电的火线IPL接入第一输入接口或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二继电器(212),用于选择所述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的火线OPL接入第一输出接口或第二输出接口。
优选的,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5)和控制电路(6);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用于检测所述耦合器(2)输出的电流大小;
所述控制电路(6),用于根据所述电流大小,决定是否继续控制耦合器(2)供给第二交流电给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系统。
优选的,所述电流检测电路(5),包括:被检测第二交流电流流过的第一电阻R1;依次连接的直流电压源Vs、电压跟随器(51)、第二电阻R2、反相放大器U2、第三电阻R3、计算流经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交流电流的计算单元U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山克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7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