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僵菌素的发酵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9825.X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米贯东;任风芝;葛鲲鹏;李晓露;张雪霞;王会会;张爱玲;王月;安兰兰;王宁;孔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4 | 分类号: | C12P21/04;C12N1/14;C12R1/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16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僵菌素 发酵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僵菌素发酵产量的方法,采用如下组成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包含50‑100g/L的碳源,10‑30g/L氮源,5‑25g/L的无机盐,并且在发酵培养的0h‑120h内,向基础发酵培养基或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L‑苯丙氨酸或缬氨酸。本发明方法可大幅提高白僵菌素的产量,白僵菌素的发酵水平最高达到2100µg/ml以上,并且工艺简便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僵菌素的发酵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白僵菌素(Beauvericin,BEA)作为绿色微生物源农药,具有专一性强,不对非标靶生物产生危害、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又与环境相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较大规模森林,小型草坪花园的除菌剂、除草剂和杀虫剂。同时白僵菌素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许多生物活性,它在癌症、病毒和细菌感染等致命疾病中的潜在用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类医药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白僵菌素最早是由白僵菌分离得到虫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是一种六元环状三缩肽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包含3个N-甲基苯丙氨酸和(D)-α-羟基异戊酸通过肽键和酯健交错相连而成,分子式为C45H57N3O9, 分子量为786。
目前发现的白僵菌素大多是由白僵菌属和镰刀菌属产生,而利用镰刀菌生产白僵菌素的报道多采用固体发酵,但固态发酵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繁琐,发酵周期长,如CN105087726A公开的固体发酵周期长达20天;(2)培养基中的水分蒸发难以控制,从而使产量波动较大;(3)存在基质混合困难,代谢物无法实时检测,不便于将来大生产中的自控操作。而液态培养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农业大学在2008年的《Enhancedbeauvericin production with in situ adsorption in mycelial liquid culture ofFusarium redolensDzf2》中报道的白僵菌素液体发酵单位为400.24µg/ml;李蔚在2012年发表的《抗真菌药物白僵菌素液体深层发酵与调控》中的镰刀菌在50L发酵罐中的液体发酵单位也只有488.24 µg/ml;专利CN.2013107251576公开的白僵菌素的发酵单位为400µg/ml左右;孙安徽在2016年的《白僵菌素在构巢曲霉中异源表达的研究》中,通过构巢曲霉中异源表达白僵菌素合成酶和a-酮异戊酸还原酶获得的白僵菌素产量最高668.97µg/ml。
到目前为止,报道的白僵菌素发酵单位都无重大突破,因此急需一种高产量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方法,以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僵菌素的发酵培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白僵菌素发酵单位,同时简单可行,适合产业化。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白僵菌素的发酵培养方法:将可育镰刀菌
所述基础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可以为:葡萄糖40-70g/L,麦芽糊精10-30g/L,蛋白胨10-30g/L,磷酸二氢钾5-15g/L,硝酸钠1-3g/L,碳酸钙1-4g/L。优选为:葡萄糖50g/L,麦芽糊精25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10g/L,硝酸钠2g/L,碳酸钙3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