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米级氮化硅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69940.7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帅帅;贾和;于海博;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22;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王睿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氮化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米级氮化硅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与分散剂溶液混合为预混液;
S2.向所述预混液中引入含氮化硅粉末、去离子水,得到浆料;含氮化硅粉末的固含量为浆料体积量的2-5g/ml;
S3.向所述浆料中加入氨水体积浓度为25%-28%的浓氨水,再加入催化剂溶液,得到分散相溶液;浓氨水的体积用量为所述浆料体积量的2%-6%,催化剂溶液中催化剂的体积含量为0.4%-20%;
S4.将所述分散相溶液分散在连续相溶液内;连续相溶液为含表面活性剂的二甲基硅油溶液;
S5.然后进行密封陈化、清洗、干燥和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分散剂溶液为去离子水与分散剂体积比为1:0.1-0.2的溶液,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
和/或,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8-0.1:0.01-0.02,所述分散剂为单体量的0.45-0.5ml/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催化剂为单体量的0.005-0.3ml/g,催化剂为四甲基乙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质量比1:1的三甲基硅氧酸醋和环甲硅氧炕组成,表面活性剂的体积为二甲基硅油体积的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将所述分散相溶液分散在连续相溶液内,包括:
取连续相溶液置于烧杯内,在磁转子搅拌下设置转速为600-800rpm,将分散相溶液缓慢倒入,之后封闭烧杯口;
或者,将连续相溶液加入注射器内并将其放置在注射泵上,设置流速为10-20ml/h;将分散相溶液加入注射器内并将其放置在注射泵上,设置流速为3-7ml/h,使用单乳化微流控器件进行乳化,之后使用水清瓶收集乳化后的液滴,收集完成后封闭瓶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密封陈化、清洗、干燥的过程包括:
在密封容器内置于70-80℃保温箱内陈化至少48h,得到凝胶微球;
然后使用三氯乙烯、丙二醇甲醚分别对所得凝胶微球清洗;
清洗后微球置于通风处干燥至少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烧结的过程包括:以4-6℃/min升温,在200-400℃保温40-60min,在1400-1500℃保温110-130min,之后样品随炉冷却;烧结环境包括:空气、氮气或氨气的气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含氮化硅粉末包括:以含氮化硅粉末的总质量百分比计,92%-95%纳米氮化硅粉末、1%-2%纳米氧化铝粉末、3%-7%纳米氧化钇粉末。
9.一种微米级氮化硅陶瓷微球,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米级氮化硅陶瓷微球在透波涂层填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9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流罩组件和空调箱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钢锻筛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