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粒裂解反应器及质粒裂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1942.X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6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超;宋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26;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祖游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粒 裂解 反应器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质粒裂解反应器,包括用于液体混合的第一静态混合器及两个管道分配器,第一静态混合器为两个以上,菌悬液与裂解液的混合液体通过其中一个管道分配器能够分别进入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内进行裂解反应,同时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内裂解后的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另一个管道分配器流出,同时提供了一种质粒裂解系统。本公开采用多组第一静态混合器的方式进行连续裂解,不仅能够保证菌悬液与裂解液充分反应,还能够降低裂解反应的总时间,首次将一次性设计应用在质粒裂解生产,整套系统与物料接触部件均可采用价格便宜的塑料制品,在使用现场直接无破坏性组装,可省去很多复杂的工作,操作非常方便,极大简便了用户使用和更换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质粒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质粒裂解反应器及质粒裂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药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均需要质粒作为原料,质粒的生产中的核心工序之一为裂解,裂解工艺一般包含三种原料或四种原料(菌悬液、裂解液、中止液及辅助液),菌悬液与裂解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反应液与中止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中止反应,根据具体工艺再确定是否需要辅助液,从而完成质粒的裂解,裂解时间的准确控制,裂解液和菌悬液的局部比例,混合的均匀度等对裂解的产品质量和收率影响很大。但是,现有的质粒裂解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操作不便,采用常规的搅拌系统对于生产规模的裂解,局部的混合均匀度差,剪切力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成本高等,影响产品的应用和发展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质粒裂解反应器及质粒裂解系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质粒裂解反应器,包括用于液体混合的第一静态混合器及两个管道分配器,第一静态混合器为两个以上,菌悬液与裂解液的混合液体通过其中一个管道分配器能够分别进入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内进行裂解反应,同时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内裂解后的液体能够分别通过另一个管道分配器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静态混合器由一次性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第一静态混合器内设置有多组正反连接的螺旋叶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并排设置在第一托架上,第一托架上设置有分别固定各个第一静态混合器的固定卡扣,第一托架上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一保温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托架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托架相配合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一托架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道分配器由一次性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管道分配器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主管,第一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排分配支管,第一主管与各个分配支管分别连通。
一种质粒裂解系统,包括上述质粒裂解反应器,还包括第一供液器、第二供液器、第三供液器、第一输送泵、第一混合器及用于连接各个部分的第一管路组件,第一供料器具有用于存放菌悬液的一次性容器,第二供液器具有存放裂解液的一次性容器,第三供液器具有用于存放中止液的一次性容器,在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第一供液器内的菌悬液与第二供液器内的裂解液进入质粒裂解反应器内进行混合裂解反应,裂解后的液体与第三供液器内的中止液再进入第一混合器内进行混合以得到需要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组件为一次性管路组件,第一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软管,第一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第一软管上设置有第一管夹,第一软管与第一连接头的连接处及第一软管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扎带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供液器和/或收获器,第四供液器具有用于存放辅助液的一次性容器,裂解后的液体与第三供液器内的中止液和第四供液器内的辅助液进入第一混合器内进行混合,第一混合器为静态混合器,收获器具有用于液体混合的一次性容器,从第一混合器出来的液体进入收获器内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1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湿控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微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