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4414.8 | 申请日: | 202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周沛;马晶晶;方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安徽时联特种溶剂股份有限公司;乌海时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6 | 分类号: | C07D311/36;B01J31/02;B01J3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以三氟甲烷磺酸类为催化剂,以间苯二酚和4-羟基苯乙酸为原料,在60-120℃,反应1.5-8h,进行缩合反应合成1-(2,4-二羟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酮;
所述的间苯二酚、4-羟基苯乙酸、三氟甲烷磺酸的摩尔比为1∶1~1.5∶1~2.5;
(2)以1-(2,4-二羟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酮为原料,加入原甲酸三甲酯,三氟甲烷磺酸作催化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0-35℃,反应2-10h,进行合环反应,再进行后处理精制得到大豆苷元成品;
所述的1-(2,4-二羟基苯基)-2-(4-羟基苯基)-乙酮、原甲酸三甲酯、三氟甲烷磺酸的摩尔比为1∶5~1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三氟甲烷磺酸类为液体三氟甲烷磺酸或固载三氟甲烷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载三氟甲烷磺酸是将三氟甲烷磺酸固载到分子筛,或者三氟甲烷磺酸固载到金属氧化物,或者三氟甲烷磺酸固载到粘土,或者三氟甲烷磺酸固载到树脂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反应温度为70-110℃,反应时间为1.5-3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时间为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载三氟甲烷磺酸的制备步骤如下:
称量固体载体到烧瓶中,加入溶剂,然后滴加三氟甲烷磺酸,在室温下搅拌0.5-3h,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60℃静置24h除尽溶剂,即得到固载三氟甲烷磺酸催化剂;
所述固体载体、溶剂、三氟甲烷磺酸的比例为1g∶15-30ml∶0.75-2.5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载体为MCM-41、介孔Y、NaY、ZSM-5、Beta分子筛、13X、TiO2、SiO2、粘土或树脂中的其中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豆苷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溶剂为苯、甲苯、乙苯、异丙苯、三氯三氟乙烷、四氯化碳、乙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或丙酮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安徽时联特种溶剂股份有限公司;乌海时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安徽时联特种溶剂股份有限公司;乌海时联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44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音响改造的减震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