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球管阴极装配灯丝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6108.8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琴;黄靖;焦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02 | 分类号: | H01J9/02;H01J9/42;H01J3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张小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阴极 装配 灯丝 校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球管阴极装配灯丝校准装置,包括台板、支撑架、校准镜和定位角码,台板上侧上沿其水平中心线设有第一校准线;支撑架立式设于台板上侧并用于支撑阴极底板,支撑架的水平中心线在台板上侧上的投影线与第一校准线相重合;校准镜亦立式设于台板上侧并同时与支撑架呈相对布置,校准镜上设有立式布置的第二校准线,第二校准线在台板上侧上的投影线亦与第一校准线相重合,即第一、二校准线配合对灯丝进行校准;定位角码能将阴极底板与支撑架同中心线的定位于支撑架上。该校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既可提高装配效率、装配精度和良率,还可对灯丝进行有效保护,降低对前道工序的装配精度要求,提高后续工序的装配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球管阴极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球管阴极装配灯丝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球管包括阴极和阳极,阴极的灯丝产生电子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阳极靶材产生韧致辐射,从而产生X射线。作为X射线球管电子发射源的灯丝,其在X射线球管中的安装位置,会直接影响电子束的汇聚以及焦点大小和形状,而焦点的大小及形状又与图像息息相关,焦点过大会使图像不清晰,过小则容易使阳极靶盘材料融化造成X射线球管失效。所以灯丝在X射线球管中的安装位置,是影响X射线球管在CT诊机上的焦点校验以及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X射线球管管芯的制造过程中,见附图1所示,灯丝11先被装配在阴极部装10上,并调整好灯丝11相对于阴极部装10的位置,然后阴极部装10被安装焊接在阴极底板12上,形成阴极总装;最后再将阴极总装与X射线壳窗13组件进行焊接,形成X射线球管芯。在阴极部装10焊接于阴极底板12上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灯丝11方向与阴极底板12中心线重合,才能确保灯丝在X射线球管1中的安装位置是正确的。
在上述X射线球管1装配理想的情况下,即灯丝11所在直线与阴极底板12中心线重合(见附图2所示)时,矩形电子束轰击在靶盘面上呈矩形,所获得的有效焦点面也会呈矩形。而且CT整机上探测器3接受到的X射线球管1发射出的X射线见附图3所示,X射线范围正好覆盖住探测器3。
但是在实际生产装配过程中,受限于装配精度会造成灯丝11所在直线与阴极底板12中心线不重合(见附图4所示),此时矩形电子束轰击在靶盘面上则会呈平行四边形,相应的,所获得的有效焦点面也会呈平行四边形。然而,在计算焦点尺寸时,通常是通过测量焦点图像宽度方向距离最远的两点间距离、以及长度方向距离最远的两点间距离,再将二者相乘所得。但由于此时焦点图像呈现平行四边形,宽度方向尺寸被拉长,必然就会造成焦点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当灯丝位置发生偏移时,探测器3接收到的X射线范围也将发生改变,见图5所示,当X射线范围不能覆盖住探测器3时,就会造成X射线球管1在CT整机上校准不通过。
通过对不良产品分析得到,造成灯丝偏移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现有的阴极装配方式导致的,目前的阴极装配过程为:见附图6所示,首先将阴极底板12放置在定位夹具4上,再将阴极部装10插入阴极底板12上的配合孔中,同时定位夹具4上的两根定位销需要插入阴极部装10上的两个定位孔中,直至阴极部装10完全落到位,最后在阴极部装10与阴极底板12的配合处进行氩弧焊,完成阴极部装10与阴极底板12的封接。
但上述阴极装配方式存在着以下缺陷:1)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灯丝的位置,需要操作人员在装配过程中非常谨慎,否则容易发生定位销插到灯丝导致灯丝断裂或变形的意外,使得整个阴极部装报废造成极大的损失;2)若发生夹具磨损、零部件配合尺寸不合格或操作失误等状况,则会造成灯丝位置发生偏移,但操作人员无法判断灯丝是否处于正确的装配位置上,只有在阴极焊接完成后甚至产品焦点测试完成后才会有所发现,从而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和浪费;3)由于需要保证定位夹具和定位零件之间、以及零件与零件之间配合得非常紧密,才能确保装配后灯丝正好位于底板的中心线上,这就要求各个相关的零件和夹具配合处的尺寸精度都必须很高,无形中又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6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