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3183.7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友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H01R13/62;H01R13/5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吴晓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塘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涉及汽车充电桩领域。该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汽车充电桩主体,汽车充电桩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电线,充电头主体设置在连接电线的端部,显示机构设置在汽车充电桩主体的外表面,充电头放置槽设置在汽车充电桩主体的侧面汽车充电桩主体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固定块套接在充电头主体的外表面,滑动板滑动连接在防护板的内部,活动盒固定连接在防护板的下表面,弹簧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外表面,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盒的内部,滑动板活动插接在固定块的内部。该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于对充电头主体和充电头放置槽进行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的组合式充电桩,通常这种组合式充电桩安装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停车处。
目前已存在的室外组合式充电桩在放置充电头时充电头容易在外界影响下脱离充电头放置槽的内部,且如果是下雨天气就容易产生漏电的问题;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组合式充电桩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充电头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孔内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完成后需要将充电头插入充电头放置槽内部,而组合式充电桩为了方便使用一般也会安装在室外停车场中,这时直接将充电头插入充电头放置槽内部就容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松动且还会从充电头放置槽内部掉出,且室外的环境不一,这时如果在下雨天气中产生松动或者掉落就会导致充电头位置触碰到雨水,这时在开启组合式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就容易导致触电的危险性,同时充电头产生松动或者掉落也会导致充电头的供电处受到污染,这时也会导致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已存在的室外组合式充电桩在放置充电头时充电头容易在外界影响下脱离充电头放置槽的内部,这时如果是下雨天气就容易产生漏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汽车充电桩主体,所述汽车充电桩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电线;
充电头主体,所述充电头主体设置在连接电线的端部;
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设置在汽车充电桩主体的外表面;
充电头放置槽,所述充电头放置槽设置在汽车充电桩主体的侧面;
所述汽车充电桩主体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充电头主体和充电头放置槽进行防护作用;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滑动板、活动盒、弹簧,所述固定块套接在充电头主体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防护板的内部,所述活动盒固定连接在防护板的下表面,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外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盒的内部,所述滑动板活动插接在固定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汽车充电桩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在防护盒的上表面,所述充电头主体设置在防护盒的中部,所述充电头主体设置在连接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充电头主体的外表面套接有辅助板,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辅助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活动茬接着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与插块的外表面相抵。
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活动盒的内部,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防护盒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友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友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3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