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8286.6 | 申请日: | 202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9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胡文涛;陈子龙;谢芳君;李晓东;秦兆英;黄明琦;白海波;刘建明;李会;乔栋栋;惠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屹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6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快速 横向 移动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钢滑轮车能沿横向钢轨滑动,纵梁之间还安装有辅助横梁,所述纵梁上方垫设有枕木,所述枕木上方横向垂直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双排工字钢,所述双排工字钢与纵梁之间通过钢筋扣锁紧,所述双排工字钢上还安装有升降机构。本申请采用双横向钢轨结构,并配合双纵梁一起运输,在横向运输过程更稳定不易发生倾倒;同时本申请采用辅助横梁加固纵梁,将两个纵梁变成一个整体,保证横向运输过程中两根纵梁之间固定稳固且不易晃动,同时后续对齐时更为方便;同时本申请在横向运输前设置升降机构,当纵梁到达既有轨道上方指定位置后能够快速平稳的落梁,大幅提升施工速度,减少对线路的封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梁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由于既有轨道上方通常有电线,大型机械无法在电气化铁路上进行施工。而如果采用中心轨道车运输则需要较长时间封锁施工,成本高,对既有线路影响大。
于是出现了横向移动便梁的施工方法,例如CN113897822A《基于D型便梁施工用横纵移动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单轨道一次运输一根便梁,到达指定位置后再通过千斤顶进行落梁。但是此处方法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同时落梁操作繁琐,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包括设置在木台上的两根横向钢轨和钢滑轮车,所述钢滑轮车能沿横向钢轨滑动,同一侧的钢滑轮车上分别固定有一纵梁,纵梁之间安装有升降机构;
当钢滑轮车横向移动时,升降机构能随纵梁一起沿横向钢轨移动,当纵梁静止时,升降机构的顶起支架底部设置有枕木后,升降机构能将纵梁顶起或放下。
作为优选,两平行的纵梁之间还安装有至少一根辅助横梁,所述纵梁上方垫设有枕木,所述枕木上方横向垂直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双排工字钢,所述双排工字钢与纵梁之间通过钢筋扣锁紧,所述双排工字钢上还安装有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由顶起支架和升降千斤顶组合而成,所述升降千斤顶一端固定在顶起支架上,所述升降千斤顶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双排工字钢上。
作为优选,所述顶起支架中部还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杆,所述顶起支架两侧为三角架结构。
一种施工方法,采用快速横向移动D便梁的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S1、将纵梁运输至铁路线周边平整好的空地上,用水准仪进行地面超平;
将纵梁运输到空地的架设区域,将两根纵梁调整好方向位置后,在两纵梁之间设置一根以上的辅助横梁,通过牛腿将辅助横梁和纵梁组合固定,采用油压千斤顶单独对每侧纵梁进行顶升,逐步顶升到设计高度,并在纵梁下方搭设枕木支撑;
S2、在铁路线既有轨道两侧设置有木台,将横向钢轨架设在木台上,横向钢轨一端位于既有轨道上方指定位置;
横向钢轨另一端位于纵梁下方指定位置,将横向钢轨与纵梁对应位置上安装四组钢滑轮车,钢滑轮车上面用枕木顶到纵梁的牛腿上;
S3、在纵梁顶部设置枕木,在枕木上与纵梁垂直方向安装双排工字钢并调节至水平,先将升降机构底部垫枕木并调平,再将升降机构的千斤顶顶部伸缩端与双排工字钢固定在一起;
S4、采用牵引机构或者人工驱动钢滑轮车,钢滑轮车带着纵梁缓慢滑动至既有轨道上方指定架设位置;
S5、在纵梁抵达指定架设位置后,在升降机构下方的既有轨道两侧铺设枕木垫在升降机构下方,让升降机构作为纵梁的支撑,然后拆除钢滑轮车和横向轨道;
通过升降机构开始缓慢落梁,直到纵梁落到标高线为止,即完成落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8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